主要源自:姓氏来源 1、袁氏姓源主要出自妫姓,即为古帝王虞舜之后。 2、出自轩辕黄帝,轩辕以土德得天下。上古时爰字和袁、辕、榬、溒、援等字音同意同,轩辕氏革炎成功,代炎帝而当天子,号黄帝。其后裔以邑为氏,世代相传姓袁。 3、出自少数民族。
更多基本解释:振 zhèn
搬动,挥动:振动。振荡。振幅。振臂。振聋发聩(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奋起,兴起:振奋。振作。振兴(xīng )。振振有辞。
古同“赈”,救济。
古同“震”,威震。
笔画数:10;
部首:扌;
笔顺编号:1211311534
基本解释:军 (軍)
jūn
武装部队:军威。军服。行(xíng )军。军功。军犬。军备。军纪。军衔。军阀。军令状。异军突起。溃不成军。
军队的编制单位,是“师”的上一级。
泛指有组织的集体:劳动大军。
笔画数:6;
部首:冖;
笔顺编号:451512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救兵方至强抽军,与贼开城是简文。
曲项琵琶催酒处,不图为乐向谁云。
敌临烹子一何庸,激怒来军速自攻。
结怨岂思围不解,愚谋多以杀为雄。
袁振军,1926年6月出生,安徽宿县人,汉族,1944年6月参加工作,194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宿县公安局侦察股干事,宿北区公安区员兼组织部长、政治指导员,太和县公安局侦察股股长、副局长,阜阳专署公安处副科长、科长、副处长、处长,阜阳地委沼气办公室主任,阜阳专区科协副主席,亳县县委副书记、书记,安徽省公安厅副厅长、顾问、咨询委员会主任,1992年10月离职休养。2015年8月享受按副省长级报销医疗费待遇。
袁振军,男,中国籍,汉族,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 [1] 北京市东城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2] 北京市石景山祥隶书法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1]
读音
“袁振军”的读音为:Yuán Zhèn Jūn,音调为:阳平,去声,阴平
多音字
名字中无多音字
与“袁振军”字音相似的名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石上金花)石上金花,内心劳苦,贯彻始终,定可昌隆。
次吉祥运(表示多少有些障碍,但能获得吉运)
本应享天赋的幸福,但缺乏进取的勇气,故称吉凶参半数。
诗曰:养神耐劳得安然,嫌力不足乏实行,片面幸福内麻烦,修身养德计事成。
没有实质的磨神耐劳数。(半吉)
基业:技艺,文昌,学士,破厄,劫禄。
家庭:时有争执,宜守平和。
健康:外伤,少些病患,三才善者安康。
含义:备有生成的吉运,自应享受富贵福禄,无奈内心勒苦甚多,缺乏实行贯彻的精神,进取的勇气稀少致陷失败,故称吉凶参半的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