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复姓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不过,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三十六位,在复姓中排序为第二十八位。
姓氏来源
1、源于汉朝慕容氏,属于以寺庙名称为氏。
2、源于高辛氏,慕容是鲜卑族主要部落之一,以部落名称为氏。
慕容姓郡望堂号【堂号】
慕容姓堂号有辽东堂。
【郡望】
1、敦煌郡: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刘彻将敦煌郡从酒泉郡分出来置郡,治所在今甘肃省敦煌,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即甘肃省敦煌市。
2、雁门郡:战国时期赵国赵武灵王置郡,秦朝、汉朝沿用,治所在善无(今山西右玉),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河曲、五寨、宁武、代县一带。
【历史名人】
慕容恪:(公元?~366年),鲜卑族,字玄恭,前燕主慕容皝之子;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著名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燕政治家、军事家。
慕容隆:(公元?~397年),鲜卑族;昌黎棘城人(今辽宁义县)。著名十六国时期后燕将领。
慕容三藏:(公元544~611年待考),燕人。著名隋朝大臣。
慕容绍宗:承袭祖、父而任职于北魏,封索卢侯,任北魏后期权臣尔朱兆的长史,朱兆失败后转投北齐高氏。先后掌管府库、图籍诸事,任青州刺史、御史中丞、徐州刺史、尚书左仆射、东南道行台(为击讨侯景而设)、南道行台(为抗击西魏王思政设)等职。
慕容知廉:慕容三藏之孙,任唐雍州泾阳县尉。
慕容延钊:(公元908~964年),字化龙;山西太原人。著名五代、宋初将领。
慕容章:慕容延钊的父亲,官至襄州马步军都校,领开州刺史。
慕容彦超:(生卒年待考),五代时后周将军,曾任兖州(今山东滋阳)节度使,后叛周兵败自杀。
慕容农:(公元?~398年),鲜卑族;昌黎棘城人(今辽宁义县)。著名十六国时期后燕将领。
慕容翰:(公元?~344年),鲜卑族,字元邕;昌黎棘城人(今辽宁义县)。著名十六国时期前燕将领。
慕容皝:(公元297~348年),鲜卑族,字元真,小字万年,鲜卑族领袖慕容炅第三子;昌黎棘城人(今辽宁义县)。著名十六国时期前燕开国皇帝,军事统帅,前燕太祖文明皇帝。
慕容俊:(公元317~360年),鲜卑族,字宣英,慕容皝第二子;昌黎棘城人(今辽宁义县)。著名十六国时期前燕第二位皇帝,前燕烈祖景昭皇帝。
慕容暐:(公元317~371年),鲜卑族,慕容俊第三子;昌黎棘城人(今辽宁义县)。著名十六国时期前燕第二位皇帝,前燕烈幽皇帝。
慕容垂:(公元326~396年),鲜卑族,;昌黎棘城人(今辽宁义县)。十六国时期后燕创建者,后燕世祖成武皇帝。
慕容熙:(公元385~408年),鲜卑族,字道文,一字长生,慕容垂少子;昌黎棘城人(今辽宁义县)。十六国时期后燕创建者,后燕昭文皇帝。
慕容德:(公元335~405年),鲜卑族,字名备德,字玄明,前燕皇帝慕容皝之少子,后燕皇帝慕容垂之弟;昌黎棘城人(今辽宁义县)。十六国时期南燕创建者,南燕世宗献武皇帝。
慕容超:(公元385~410年),鲜卑族,慕容德之兄,北海王慕容纳之子;昌黎棘城人(今辽宁义县)。十六国时期南燕末位皇帝,南燕末帝。
慕容冲:(公元359~386年),鲜卑族,小字凤皇,前燕帝慕容俊之子,慕容暐之弟。著名十六国时期西燕国皇帝,西燕威皇帝。
慕容永:(公元?~394年待考),鲜卑族,字叔明,慕容部首领慕容廆其弟慕容运之孙(一说为其子),前燕建立者慕容皝之堂侄。著名十六国时期西燕国末位皇帝。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