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列入前一百大姓。褚氏位列宋版《百家姓》第11席。
姓氏来源
第一种说法:
1、出自春秋时褚师之后,以官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以官为氏》云:“本自殷(商)后人宋恭公的公子段食采于褚,其德可师,号曰褚师,因而命氏。”
2、出自周代有褚地,居民以地名为氏。
第二种说法:
1、出自子姓,为春秋时宋国恭公之子段之后,以地名命姓氏。
2、出自以职官为姓。春秋时,宋、卫、郑等国都设有褚师之官,称作市令,主管集市贸易。那时有以官为姓的做法,褚师官的子孙后代,往往就姓褚师。后省师字改为姓褚,称为褚氏。
褚姓郡望堂号【堂号】
空。
【郡望】
河南郡:汉高帝置郡。治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30里。郡治在今天的河南省商丘一带。
【历史名人】
褚契:字武良,褚氏后裔。晋代任安东将军。
褚亮:唐代丹阳人,褚契之九世孙,官至散骑常侍,被史家称之为江左名流。
褚少孙:西汉经、史学家,元帝、成帝的博士,曾补写过司马迁的《史记》,今本《史记》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补作。褚少孙开创了鲁诗学之先声。
褚廷璋:清江苏长洲人,字左莪,号筠心。乾隆二十八年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以事降主事,乞归。
褚遂良:一作阳翟人,字登善(596-658,或597-659) 唐代钱塘(今杭州)人,褚亮之子。
褚民谊:原名明遗,字重行(1884-1946),浙江省吴兴人。早年留学日本大学,习政治经济。后赴法国,专攻医学。参加同盟会。1932年任汪精卫行政院秘书长。
褚渊:南朝南齐尚书令,字彦回,河南阳翟人。
褚晖:隋太学博士,字高明,吴郡人。以三礼学称于江南。
褚陶:晋代中尉,十三岁作赋,见者奇之。
褚向:梁代长史,风仪端丽,眉目如画,每公庭聚列,为众所瞻望。。
褚逢椿:清代书画家,长洲人。字仙根。善录书,工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