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源自:姓氏来源 1、源出于祁姓。相传帝尧姓伊祁,他的子孙有一支以祁为姓,被封在刘国(河北唐县),后代称刘氏。 2、源出于杜姓。杜伯的孙子士会在晋国任士师,晋襄公死后,士会去秦国接公子雍回国继位,因晋国国内有变故而留在秦国,其后世取姓刘(即“留”之意)。 3、源出于姬姓。东周时期,周匡王封小儿子王季于刘邑(河南偃师县....
更多基本解释:岔 chà
山脉分歧的地方,亦指道路、河流分歧的地方:岔道。岔子。大沟小岔。
转移话题,未按原来的方向行进而偏到一边:打岔。走岔了。
互相让开或调换:把这两个会的时间岔开。
方言,嗓音失常:岔调(diào )。
笔画数:7;
部首:山;
笔顺编号:3453252
基本解释:剥 bāo
去掉外面的皮或其他东西:剥皮。剥花生。
剥
bō
义同(一),用于复合词:剥夺。剥削(xu?)。剥落。剥蚀。生吞活剥。
笔画数:10;
部首:刂;
笔顺编号:5112413422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琥珀装腰佩,龙香入领巾。
只应飞燕是前身。
共看剥葱纤手、舞凝神。
柳絮风前转,梅花雪里春。
鸳鸯翡翠两争新。
但得周郎一顾、胜珠珍。
画堂雅宴。
一抹朱弦初入遍。
慢捻轻笼。
玉指纤纤嫩剥葱。
拨头尫利。
怨月愁花无限意。
红粉轻盈。
倚暖香檀曲未成。
读音
“刘岔剥”的读音为:Liú Chà Bāo,音调为:阳平,去声,阴平
多音字
剥
与“刘岔剥”字音相似的名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石上金花)石上金花,内心劳苦,贯彻始终,定可昌隆。
次吉祥运(表示多少有些障碍,但能获得吉运)
本应享天赋的幸福,但缺乏进取的勇气,故称吉凶参半数。
诗曰:养神耐劳得安然,嫌力不足乏实行,片面幸福内麻烦,修身养德计事成。
没有实质的磨神耐劳数。(半吉)
基业:技艺,文昌,学士,破厄,劫禄。
家庭:时有争执,宜守平和。
健康:外伤,少些病患,三才善者安康。
含义:备有生成的吉运,自应享受富贵福禄,无奈内心勒苦甚多,缺乏实行贯彻的精神,进取的勇气稀少致陷失败,故称吉凶参半的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