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姓,以邑为氏,据专家考证,世界上刘姓人口在6000万以上,称得上是“遍地流(刘)”。
姓氏来源
1、源出于祁姓。相传帝尧姓伊祁,他的子孙有一支以祁为姓,被封在刘国(河北唐县),后代称刘氏。
2、源出于杜姓。杜伯的孙子士会在晋国任士师,晋襄公死后,士会去秦国接公子雍回国继位,因晋国国内有变故而留在秦国,其后世取姓刘(即“留”之意)。
3、源出于姬姓。东周时期,周匡王封小儿子王季于刘邑(河南偃师县南),号刘康公,后代也称刘氏。
刘姓郡望堂号【堂号】
刘姓堂号有“彭城堂”、“豢龙堂”、“藜照堂”。
【郡望】
1、彭城郡:西汉的时候设立,当时将楚国改为彭城郡,后又改为彭城国,治所在彭城。
2、沛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相县。相当于今安徽、河南等地。
3、弘农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弘农。
4、河间郡:汉初置郡,治所在乐城。
5、中山郡:汉时置郡,治所在卢奴。
6、梁郡:汉高帝时置郡,治所在咀阳。
7、顿丘郡:西汉、西晋两次置郡。
8、南阳郡:战国时置郡,治所在宛县。
9、东平郡:汉晋置郡,治所在无盐。南朝宋改称东平郡。
10、高密国:西汉置国,治所在高密。
11、竟陵郡:西晋置郡,治所在石城。
12、河南郡:汉置郡,治所在洛阳市东北。
13、尉氏县:春秋时郑国尉氏邑,秦时置县。
14、广平郡:汉置郡,治所在广平。
15、丹阳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宛陵。
16、广陵郡:西汉改江都国置广陵国,治所在广陵。东汉改为郡。
17、长沙郡:战国时置郡,治所在临湘。
18、临淮郡:汉武帝时置郡,治所在今安徽。
【历史名人】
刘邦:即汉高祖,江苏沛县人。于公元前211年建国称帝,国号汉,定都洛阳,后迁都长安,史称西汉。
刘向:江苏沛县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是我国目录学之祖。
刘秀:南阳蔡阳人,东汉开国君主,史称光武帝,建武元年称帝,定都洛阳。后消灭了各地割据势力统一了全国。
刘备:即蜀汉昭烈帝,三国时蜀汉的建立者。公园221年正式称帝,建都成都,国号汉。
刘渊:匈奴人,十六国时汉国建立者,西晋末年起兵反晋,称大单于,后改称汉王。永嘉二年称汉帝,建都平阳。
刘禹锡: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所著《天论》三篇,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及辩证法哲学著作。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