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拼音找
刘昉
首页> 刘昉

刘昉

刘姓 起源

主要源自:姓氏来源 1、源出于祁姓。相传帝尧姓伊祁,他的子孙有一支以祁为姓,被封在刘国(河北唐县),后代称刘氏。 2、源出于杜姓。杜伯的孙子士会在晋国任士师,晋襄公死后,士会去秦国接公子雍回国继位,因晋国国内有变故而留在秦国,其后世取姓刘(即“留”之意)。 3、源出于姬姓。东周时期,周匡王封小儿子王季于刘邑(河南偃师县....

更多
刘昉名字解析
昉:

基本解释:昉 fǎng

明亮。

起始。

笔画数:8;

部首:日;

笔顺编号:25114153

刘昉名字评分
三才评分:80
姓名总笔画数 8
姓名五行
姓名笔画 8
天格 16、土、大吉
地格 9、水、凶
人格 23、火、大吉
总格 23、火、大吉
外格 0、水、
评语

(遁吉) 辛苦不绝,早入隐遁,安心立命,化凶转吉。

凶数运(表示逆境、沉浮、薄弱、病难、困难、多灾等)

一生困难辛,夭折者多,但早入隐遁的生活,可安心立命。

诗曰:吉星入遁多波浪,覆之一数正安乐,幸福遁来富贵儿,名扬四海吉祥余。

凶星入度的清本缩小数。(凶)

基业:将星、技艺、学者、时禄、破财、灾厄。

家庭:家中口舌多,不可多言。

健康:病患多,三才善者可望平安。

含义:一生困难辛苦不绝,病患、刑伤、夭折者多,但早入隐遁的生活者,可以安心立命,化凶转吉。

名字【昉】出自于诗词
屏风绝句

屏风周画纤腰,岁久丹青色半销。

斜倚玉窗鸾发女,拂尘犹自妒娇娆。

满江红·写怀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刘昉相关名字
历史上的名人

刘昉,宋代官吏,知医。宣和六年(1124年)进士,历任礼部员外郎、太常寺少卿、夔州(今四川奉节)知州、荆湖转远副使、潭州(今湖南长沙)知州兼荆湖南路经略安抚使等官职,还被授予龙图阁学士,世人因此称之为刘龙图,知潭州。因见小儿疾苦甚深,而世又无儿科全书以救济之。因录取前贤关于儿科之论述,命干办公事王历及乡贡进士王湜共同编集,汇成巨帙,名《幼幼新书》,凡四十卷,因病其最后二卷由门生李庚代其作序。此书所引前代资料颇为丰富,其中不乏后来已佚之医著或其他文献,故具有一定文献学价值,为宋以前儿科学之集大成者。

刘昉(?~586年),字仲明,博陵望都(今河北望都县)人。北周到隋朝时期大臣,大司农刘孟良之子 [1]  。 初以父勋,入侍皇太子宇文赟。北周宣帝嗣位,授大都督,迁小御正。联合郑译拥戴隋国公杨坚,成为辅政大臣。迁丞相司马、下大将军,封黄国公。隋朝建立后,进位柱国,改封舒国公。 开皇六年,联合郕国公梁士彦、杞国公宇文忻谋反,事败伏诛。

刘昉 [1]  ,女,汉族,1974年08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95年08月参加工作。

刘昉 [1]  ,男,1962年8月生,甘肃天水人,中共党员,1983年7月西北师范大学数学教育专业毕业。

刘昉,女,1981年8月出生,工学博士,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刘昉,导演 [1]  ,导演作品有《印迹》 [1]  、《你好,宁乡》国际形象宣传片 [2]  等。

刘昉,现任黄浦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南京东路街道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刘昉字音分析

读音

“刘昉”的读音为:Liú Fǎng,音调为:阳平,上声

多音字

名字中无多音字

与“刘昉”字音相似的名字

热门姓氏
热门名字
瞿颀 夔泉 宁志慧 刁春凌 贺星宇 冉子珊 卞胜祥 鲁怡丽 蒋金苹 鞠昱西 孟一潼 蒋艳兵 华凤海 池雨莲 丁欣还
常见偏旁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