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源自:姓氏起源 1、源于黄帝的后代,以祖字为氏。 2、出自姬姓,以谥号为氏。 3、出自满族旗人和小数民族的改姓。
更多基本解释:妃 fēi
帝王的妻,位次于皇后;亦指太子、王、侯的妻:妃子。妃嫔。
古代对神女的尊称:天妃。宓妃。
古同“绯”,粉红色。
妃
pèi
古同“配”,婚配。
笔画数:6;
部首:女;
笔顺编号:531515
玉轸朱弦瑟瑟徽,吴娃徵调奏湘妃。
分明曲里愁云雨,似道萧萧郎不归。
八宫妃尽赋篇章,风揭歌声锦绣香。
选得十人为狎客,有谁能解谏君王。
地险悠悠天险长,金陵王气应瑶光。
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
贞顺皇后(699年~737年),武氏,名字不详,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人。唐玄宗李隆基宠妃,武则天的侄孙女,绛州刺史武攸止的女儿,母为郑国夫人杨氏。 父亲早逝,养于宫中,得到武则天庇荫。性情乖巧,善于逢迎。唐玄宗即位后, [1] 初封婕妤。勾结权臣李林甫,构陷王皇后和太子李瑛兄弟三人,晋封惠妃,礼节等同皇后。先后生下夏悼王李一、怀哀王李敏、寿王李琩、盛王李琦,女儿上仙公主、咸宜公主、太华公主。 开元二十五年,去世,年仅四十岁,追赠皇后,安葬于敬陵,谥号贞顺。唐肃宗李亨即位后,废除皇后祠享。唐代宗即位,废黜皇后地位。 [1-3]
惠妃,吴氏,明宣宗朱瞻基的妃嫔,为皇帝殉葬,薨于公元1435年。
郭惠妃,生卒年不详,明太祖朱元璋妃嫔之一。 [1] 是郭子兴与其次妻小张夫人的女儿,为朱元璋生下三子二女。
吴氏(?-1424年),名失考,生年不详,蒙古族鞑靼人,明代恭顺伯吴允诚之女。吴允诚本为鞑靼部族,原名把都帖木儿,吴允诚家族为河西大族,居住在亦集乃,出仕元朝,洪武年间来归,被明朝安置在塔滩,永乐三年七月率部归附明朝后,明成祖朱棣赐名吴允诚,后诏其第三女吴氏入宫。 [1-2] 永乐二十二年七月,明成祖朱棣驾崩于榆木川,吴氏也随之殉葬,追赠惠妃,谥号康穆懿恭。
崔惠妃(1395年-1424年),名失考,朝鲜人,明成祖的妃嫔。朝鲜中军副司正崔得霏之女。
张氏,金世宗之元妃,早逝。大定二年十月(1162年)曾追尊为惠妃 [1] 。生有一子赵王完颜永中。
萧妃(?—790年9月20日),南兰陵人。出身兰陵萧氏齐梁房,昭明太子萧统的九世孙。 祖父萧衡,祖母为新昌公主。父亲萧升,母亲为郜国公主。 唐顺宗为太子时的太子妃。
惠妃是唐开元年间始设,后金、明、清皆有此封号。
萧氏,小字坦思,辽道宗耶律洪基第二任皇后,钦哀皇后之弟萧孝穆的曾孙女,陈王萧阿剌的孙女,赵王萧德温(萧别里剌)之女,驸马萧霞抹之妹(一说侄女)。 [6] 大康二年(1076年)六月被立为皇后。大康八年(1082年)十二月降为惠妃。不久因其母燕国夫人获罪而被贬为庶人。天庆六年(1116年)被辽天祚帝召还,封太皇太妃。八年(1118年),出奔黑顶山,逝世后葬于太子山。
惠妃(?—1732年5月1日)乌拉那拉氏 [1] ,疑叫花色,内务府包正黄旗人,佐领下人还是管领下人尚不明确。正五品郎中乌喇那拉·索尔和女,据康熙四十五年竖版玉牒中可知索尔和这个时候是从七品司库,后来才升至郎中。 那拉氏是康熙帝嫔妃,初为庶妃,康熙九年生皇子承庆,十一年生皇长子胤褆。康熙十六年八月册封为惠嫔,二十年十二月晋惠妃,为当时册封的惠宜德荣四妃之首。惠妃雍正年间曾奉养于廉亲王府,后廉亲王获罪,再度回到宫中。惠妃在雍正朝未再获尊封,雍正十年壬子四月初七日薨,九月奉安于景陵妃园寝。
惠妃,大氏,金废帝(海陵王)完颜亮的妃子,武将大昊的女儿,封为元妃。生崇王完颜元寿。
王氏,明英宗朱祁镇的嫔妃之一,册为惠妃。英宗的后宫有两位女子皆获封惠妃,其一即王氏,其二是宠妃刘敬妃,原封敬妃,逝世后追封为惠妃。王氏无生育子女的记载。
惠妃(?-1435年),中国古代明朝皇族女性,明宣宗的妃嫔。
“贞顺懿恭惠妃“刘氏(?—1463年),明英宗朱祁镇的爱妃。初封敬妃。刘氏年长于英宗数岁,但英宗对她“钟情独至”。天顺七年七月薨逝,追封为惠妃。
读音
“惠妃”的读音为:Huì Fēi,音调为:去声,阴平
多音字
名字中无多音字
与“惠妃”字音相似的名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两仪之数)两仪之数,混沌未开,进退保守,志望难达。
凶数运(表示逆境、沉浮、薄弱、病难、困难、多灾等)
未定的分离破灭数,混沌未定,为最大凶恶的暗示。
诗曰:混浊未定如萍动,乱离不安亦波浪,独立无力多灾难,变动病弱又短命。
一身孤节,属末定的分离破灭数。(大凶)
基业:劫财、破灭、灾危、破家、红艳、变迁、美貌。
家庭:亲情疏远、夫妻应相互理解、则免别离之苦。
健庭:凶弱、短亦有之,易患皮肤病外伤、矢折。
含义:混沌末定数。为最大凶恶的暗示,无独力之气力进退失自由、其内外生波澜因苦不安。摇动、病患遭难,甚至残废。如伴有其他好数者不致夭折,其人辛苦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