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源自:姓氏来源 1、方氏至今有近4700年的悠久历史,出自方雷氏。 2、神农炎帝十一世孙即八代帝榆罔长子曰雷,黄帝伐蚩尤时,雷因功被封于方山(今为河南省禹州市),雷受封于方山后,称方雷氏,子孙以地为氏,分为雷姓和方姓,到了西周宣王时,方雷子孙中有一位叫方叔的将军,智勇过人。奉命南征,平定过荆蛮的叛乱,为周室的中兴立....
更多基本解释:朔 shuò
农历每月初一:朔日。朔望(“朔日”和“望日”)。
始:“皆从其朔”。
北方:朔方。朔漠(北方沙漠地带)。朔气。朔土。
笔画数:10;
部首:月;
笔顺编号:4315233511
红萼竞妍春苑曙,粉茸新向御筵开。
长年愿奉西王宴,近侍惭无东朔才。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一夜蟠桃吹坼。
刚道有人偷折。
幸自没踪由,无奈蝶蜂胡说。
胡说。
胡说。
方朔不须耳热。
方朔(1817年或1820年-约1872年),字小东,号果斋,又号顽仙,安徽怀宁人,清代书法家。 [1] 方朔幼聪慧,从杭州沈眉生游,获览群书,遍历吴楚。年十八,以学古冠其曹。受知于沈小湖(沈维鐈)学使,入郡庠。后保荐为江苏省候补同知。筑室于金陵,自名其堂为枕经堂。 [2-3] 方朔学宗程灏、朱熹,文宗方苞、姚鼐,又与梅曾亮、朱琦、戴均衡相切磋。其文入理深而出笔古,文格谨严,体裁法度于纵横排荡中具平实温醇之度;又好金石篆刻之学,是邓石如再传弟子,隶法直追两汉。 [2-3]
方朔,汉代东方朔的省称。其为人诙谐善辩,相传为岁星化身,有偷仙桃﹑骑步景驹﹑献风声木等传说。事见汉郭宪《东方朔传》。 [1]
读音
“方朔”的读音为:Fāng Shuò,音调为:阴平,去声
多音字
名字中无多音字
与“方朔”字音相似的名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残菊经霜)残菊经霜,秋叶寂寞,无能无智,辛苦繁多。
凶数运(表示逆境、沉浮、薄弱、病难、困难、多灾等)
无用之辈、衰叹命运。
诗曰:沈沦逆境无智慧,徒衣徒食亦难然,老来不过难出世,一生非运叹人生。
沉沦逆境的秋叶落寞数。(凶)
基业:技艺、文昌、时禄、破厄、红艳、劫禄。
家庭:妻子不知心,亲情无助,宜开朗心胸。
健康:时遇伤残、病患、刑罚、短命,先天五行为土者安康自在。
含义:无能无智、仅取得衣食,真世上无有之辈。县易生意外之灾,辛苦繁多,沉沦逆境,哀叹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