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源自:姓氏来源 1、朱姓始成於西周,是古帝颛顼高阳氏之后。 2、另据<<魏书·官氏志>>记载,鲜卑族竭烛浑氏朱可浑氏,在孝文帝时住在洛阳,他们一起改为朱姓。 3、《元和姓纂》记录说舜时有一个大臣名叫朱彪(一作朱虎),他的后人以朱为姓。由此看来,帝舜时代就已经有了朱姓。 4、出自曹姓,是颛顼帝的后裔。 5、宋国的开国....
更多基本解释:琏 (璉)
liǎn
古代宗庙中盛黍稷的器皿。
笔画数:11;
部首:王;
笔顺编号:11211512454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仁怀皇后朱琏 [1] (1102年—1128年),宋钦宗赵桓的皇后,开封祥符人。 [2] 宣和七年,钦宗即位,册封朱氏为皇后。后来金兵攻陷汴京城,俘虏徽、钦二帝,郑氏、朱氏二后,后宫宗室、大臣三千余人北归,当时正值农历四月,北方天气仍很寒冷,徽钦二帝和郑朱二后衣服都很单薄,晚上经常冻得睡不着觉。朱后当时二十六岁,艳丽多姿,经常受到金兵的调戏。据说他们到达会宁府时,金人举行了献俘仪式,命令二帝及其后妃、宗室等都到金太祖庙去行“牵羊礼”,又下令皇太后、皇后入金宫“赐浴”。朱皇后不堪污辱,当天投水自杀身亡。 [3]
朱琏(1910~1978年),女,江苏溧阳人,现代针灸家。毕业于苏州志华产科学校。青年时代毕业于志华医学院,曾被聘为正太铁路医院医生。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革命工作。因革命工作需要,1936年在石家庄开设“朱琏诊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石家庄市委,平汉线省委妇女委员,石家庄抗日救国会,妇女救国会常务委员、会长,石家庄市《正言报》、《大华报》编辑。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卫生部副部长兼模范医院院长,延安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18集团军总卫生部门诊部主任,陕甘宁边区人民政府保育院顾问。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边区人民政府卫生局长,边区医院院长,华北人民政府卫生部第一副部长,华北人民政府卫生学校校长,中共中央华北局妇女委员。建国后,任中央防疫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中央卫生部妇幼卫生司副司长,卫生部针炙疗法实验所主任,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副院长,针灸研究所所长,中共中央妇女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执行委员,中共南宁市第三届委员会常委、南宁市副市长,中共南宁市第四、五届委员会委员,南宁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委员。 朱琏同志是我国著名的针灸专家,在延安和华北解放区工作时就努力钻研学习针灸学,著有<新针灸学》等著作,发行于国内外。 [1]
朱琏,阳江市阳东区红丰镇参垌村扶贫工作队队员,阳江市阳东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
读音
“朱琏”的读音为:Zhū Liǎn,音调为:阴平,上声
多音字
名字中无多音字
与“朱琏”字音相似的名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寒蝉悲风)寒蝉悲风,意志衰退,缺乏忍耐,苦难不休。
凶数运(表示逆境、沉浮、薄弱、病难、困难、多灾等)
无办事能力,愁苦一生。
诗曰:车轮无毅不能行,失意逆境却难定,一旦过灾终不起,终为非命注凶程。
须防外患的时运不济数。(凶)
基业:官星,福星,文昌,智能,灾厄,伤残,财库,破厄。
家庭;亲情无缘,子女背景离乡。
健康:病患,短命,三才善者可望平安。
含义:乏耐心缺勇气,意志衰退,无办事的才能,终于悲苦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