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源自:姓氏来源 1、袁氏姓源主要出自妫姓,即为古帝王虞舜之后。 2、出自轩辕黄帝,轩辕以土德得天下。上古时爰字和袁、辕、榬、溒、援等字音同意同,轩辕氏革炎成功,代炎帝而当天子,号黄帝。其后裔以邑为氏,世代相传姓袁。 3、出自少数民族。
更多基本解释:晁 cháo
姓。
笔画数:10;
部首:日;
笔顺编号:2511341534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
因念晁楚老、杨民瞻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
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
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
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
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
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袁晁(?~763),唐代宗时浙东农民起义军领袖。台州临海(今浙江临海)人,初为台州胥吏。 [1] 唐上元间台州大疫,死绝户田赋,分摊各户。宝应元年(762),官府征收天宝十三年(754)至上元二年(761)所欠租调,引发民众抵抗。袁晁奉命捕捉,因同情农民,遭鞭背刑罚。同年八月,率众在唐兴县(今浙江天台)起义,攻占台州,建号宝胜。“民疲于赋敛者多归之”,连克衢州、越州、明州等地,又取温州、处州、信州(江西上饶),占领浙东、浙西广大地域。江西、皖南农民纷起响应,拥众近20万,成为唐中叶规模最大农民起义。在翁山(今浙江舟山)建立水军基地,自海路进入长江,攻克江阴,占据江东。 [1] 唐将李光弼分兵镇压,次年四月,兵败被俘,十一月在长安处死。弟袁瑛率500人退入宁海紫溪洞,被围绝粮,全部战死。 [1]
读音
“袁晁”的读音为:Yuán Cháo,音调为:阳平,阳平
多音字
名字中无多音字
与“袁晁”字音相似的名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顺风通达)天赋幸运,四通八达,家道繁昌,富贵东来。
吉祥运(表示健全、幸福、名誉等)
利路亨通的坚强数,万事无障碍达目的,家道昌盛好运数。
诗曰:利路亨通万事成,和畅通达四海明,家运隆盛招富贵,万商云集得繁荣。
利路享通的坚强数。(大吉)
基业:君臣,将星,文昌,硕士,刚性,艺能,财库,进田。
家庭:父母多荫,子女多考,圆满幸福。三才不善者时有争执,宜守和平。
健康:安全,可望长寿,先天五行为大业。三才不善者有时患呼吸器官疾病。
含义:受长辈上级的援助,万事无障而达到目地,是天助的幸运,实现南望。家道繁昌,富贵好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