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源自:姓氏起源 1、以金天氏少昊为源起。 2、为少数民族改赵姓而来。 3、赵宋王朝赐姓。先后有李姓、穆姓、隆姓、宇文姓的历史人物,被赐姓赵。
更多基本解释:楫 jí
划船用具:舟楫。楫师(船工)。中流击楫。
古同“辑”,聚集。
笔画数:13;
部首:木;
笔顺编号:1234251122111
垂竿朝与暮,披蓑卧横楫。
不问清平时,自乐沧波业。
长畏不得闲,几度避游畋。
当笑钓台上,逃名名却传。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津涂临巨壑,村宇架危岑。
堰绝滩声隐,风交树影深。
江童暮理楫,山女夜调砧。
此时故乡远,宁知游子心。
赵楫(1103年 - 1104年),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四子。母亲是王贵妃。 生于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二月,五月,赐名为赵楫,并授封山南东道节度使、检校太尉的官职,封为楚国公。 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二月,改封奉宁军节度使、加封开府仪同三司,进封为南阳郡王,四月,进封为乐安郡王。 于同年同月去世,年仅一岁。 之后宋徽宗追赠赵楫为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 最后又追封为荆王,追加谥号为悼敏。
赵楫,浙江山阴人,顺天大兴民籍。万历二十八年六月戊申,由陕西右布政使兼副使、榆林中路兵备改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赞理军务,兼管备倭。《国榷》:万历二十八年七月丙午,改巡抚辽东。万历三十年十二月戊子,兵部议阅视赏格,升右副都御史,仍旧巡抚。万历三十三年十一月癸酉,叙蓟辽昌保四镇大阅,加兵部右侍郎。万历三十四年八月癸亥,辽镇、宽奠等处军民逃集六万余人,督抚蹇达、赵楫等遣官招来,尽归故土。上嘉其功,升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三十六年,赵楫弃宽奠新疆六百里,熊廷弼复勘劾罪,疏竟不下。 [1-2]
读音
“赵楫”的读音为:Zhào Jí,音调为:去声,阳平
多音字
名字中无多音字
与“赵楫”字音相似的名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巨流归海)天长地久,家运隆昌,福寿绵长,事事成就。
吉祥运(表示健全、幸福、名誉等)
富贵四方,天长地久,一生平安。
诗曰:富贵长寿逢吉祥,家运隆昌喜气扬,福禄繁荣兼富贵,万事皆通可安宁。
富贵长亲的富贵四方数。(大吉)
基业:臣君,将星,官禄,文昌,技艺,财库,田宅,时禄。
家庭:祖业有根基,子孙昌杰,三才不善才无此数。
健康:多施恩德则能益寿延年,安康自在。
含义:天长地久,家庭隆昌,福寿棉长,事事成就,一生平安,多贵重的气运。(by senl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