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源自:姓氏起源 1、出自妫姓。 2、出自子姓。 3、他族改为姚姓。
更多基本解释:显 (顯)
xiǎn
露在外面容易看出来:明显。显著。显学(著名的学说或学派)。
表现,露出:显露。显示。显山露水(喻显示自己,引人注目)。
旧时称有权势的或有名声地位的:显贵。显赫。显要。
敬辞,称先人:显考(已去世的父亲)。显妣(已去世的母亲)。
隐
笔画数:9;
部首:日;
笔顺编号:251122431
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
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
维予小子,不聪敬止。
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
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
假乐君子,显显令德,宜民宜人。
受禄于天,保右命之,自天申之。
干禄百福,子孙千亿。
穆穆皇皇,宜君宜王。
不愆不忘,率由旧章。
威仪抑抑,德音秩秩。
无怨无恶,率由群匹。
受福无疆,四方之纲。
之纲之纪,燕及朋友。
百辟卿士,媚于天子。
不解于位,民之攸塈。
於穆清庙,肃雝显相。
济济多士,秉文之德。
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
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
姚显(生卒不详),字微之,号西廓。明西安府咸阳县(治今咸阳市渭城区)人。正统九年(1444)举人。后入太学,三次上书皇帝,皆为排斥异端、尊崇正道、安定社稷的建议。景泰(1450—1456)中,皇帝打算临幸隆福寺,姚显上书切谏,他说:正统年间,太监王振修大兴隆寺,奉僧人杨某为上师,仪仗仆从如同诸王。而佛本来自夷狄,信佛得祸,梁武帝就是一面镜子。太学生杨浩也相继上言,反对皇帝礼佛,皇帝只好打消了去佛寺的念头。姚显因此名震天下。后历任齐东(治今山东省邹平县西北)、武城(治今山东省武城县)二县知县。他为官公正廉明,刚直方正。齐东县将其与孔子的大弟子子游同祀。民歌唱道:“前有子游,后有姚公。学道爱人,同一古风。”不久父母去世,回家守孝,均庐墓而居。回乡后,与关中名士李锦(咸宁县人)、薛敬之(渭南县人)讲“知行并进”之学,关中学者奉为楷模,称其为西廓先生。后荐任太仆寺丞 [1] 。
姚显(?~413?),字子章,南安赤亭人,后秦武昭帝姚苌之子,后秦文桓帝姚兴之弟,十六国时期后秦宗室大臣。 清秀明发,文武兼才,宾客如云,谦虚传受,对待名士以布衣之礼,有时昏夜静处,好与贤士谈论政事。初封常山公,历任卫大将军、尚书令、司隶校尉。 弘始十五年(公元413年),受封太尉,不久去世,谥号文成。 [1]
读音
“姚显”的读音为:Yáo Xiǎn,音调为:阳平,上声
多音字
名字中无多音字
与“姚显”字音相似的名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终结之数)终结之数,雪暗飘零,偶或有成,回顾茫然。
凶数运(表示逆境、沉浮、薄弱、病难、困难、多灾等)
孤独运(妻凌夫或夫克妻)
万物终局,充满损耗数,大凶,不宜使用。
诗曰:万事终局万事空,逆难失意逢空亡,病弱短命多暗淡,克夫伤子破家风。
零暗,万业终局充满损耗数。(凶)
基业:天福、文昌、散财、官禄、破危、矢寿。
家庭:家内总是冷眼旁观者多,伤害妻子破镜难圆、百忍者尚可平安。
健康:杀伤刑罚,病弱、灾危、女易风流。心性变态。
含义:境地悲凄,空虚无物,人格有此数者,多灾短命。如同日没,四顾茫茫,神哭鬼嚎凶之象,行万象乏气力,常陷于不如意,凡要求功,因多障碍渐自失败,遂致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