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源自:姓氏来源 1、袁氏姓源主要出自妫姓,即为古帝王虞舜之后。 2、出自轩辕黄帝,轩辕以土德得天下。上古时爰字和袁、辕、榬、溒、援等字音同意同,轩辕氏革炎成功,代炎帝而当天子,号黄帝。其后裔以邑为氏,世代相传姓袁。 3、出自少数民族。
更多基本解释:粲 càn
鲜明:粲烂(同“灿烂”)。粲粲。粲然。
美:粲者。粲花(形容言谈之美)。
笑:以博一粲。
古称上等的米。
笔画数:13;
部首:米;
笔顺编号:2135454431234
公下世。
此词,公之绝笔也斜红叠翠。
何许花神来献瑞。
粲粲裳衣。
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
不耐世间风与日。
着意遮围。
莫放春光造次归。
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
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
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缁衣之席兮,敝予又改作兮。
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溪面荷香粲粲,林端远岫青青。
楚天秋色太多情。
云卷烟收风定。
夜静冰娥欲上,梦回醉眼初醒。
玉瓶未耻有新声。
一曲请君来听。
袁粲(420年~477年),字景倩,小名愍孙,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南朝宋宰相,东晋丹阳尹袁豹之孙,太尉袁淑之侄。 袁粲少孤好学,颇有清才,起家扬州从事。支持宋孝武帝刘骏即位,历任吏部郎中、太子右卫率、侍中。孝建二年,迁廷尉、太子中庶子、右军将军,累迁尚书令、丹阳尹,册封兴平县子。 [1] 宋明帝刘彧病危时,袁粲与刘秉等人被选为顾命大臣,辅佐后废帝刘昱。后因平定桂阳王刘休范的反叛之功,授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司徒。刘昱被杀后,宋顺帝刘准即位,授中书监。 升明元年(477年),起兵反抗权臣萧道成,事败被杀,时年五十八岁。 [2]
袁粲,字仪祖,陈郡扶乐(河南省太康县)人。曹魏河南尹袁亮之子。 博学多识,好文学,累为儒官,至尚书。 [1]
读音
“袁粲”的读音为:Yuán Càn,音调为:阳平,去声
多音字
名字中无多音字
与“袁粲”字音相似的名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万物回春)最吉之数,还本归元,吉祥重叠,富贵尊荣。
吉祥运(表示健全、幸福、名誉等)
还原复始之最大吉之数。好运之巅峰。
诗曰:还元复始重临福,九九八一还本元,八二之数与二灵,此诀玄理覆数传。
万物回春,还原复始的积极盛大数。(大吉)
基业:天福、天官、赐禄、财库、将星、技艺、文昌。
家庭:子女俱佳,兄弟圆满,家庭和睦。
健康:身心健全,可望长寿,三才不善者可能病患。
含义:最极之数,还本归元,属于体力旺盛,庆幸万多,吉祥重叠,富贵尊荣的大诱导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