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源自:姓氏来源 1、出自彭姓,为颛顼高阳氏大彭之后裔,以国名为氏。 2、出自韩姓,为汉初韩信之后裔,为避难简改为韦氏。 3、出自汉代西北少数民族中疏勒国有韦氏。据《汉书·西域传》所载,汉代西北少数民族中疏勒国(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有韦姓。 4、出自赐姓而来。据《唐书·桓彦范传》所载,桓彦因功受赐韦姓,其后人以....
更多基本解释:粲 càn
鲜明:粲烂(同“灿烂”)。粲粲。粲然。
美:粲者。粲花(形容言谈之美)。
笑:以博一粲。
古称上等的米。
笔画数:13;
部首:米;
笔顺编号:2135454431234
公下世。
此词,公之绝笔也斜红叠翠。
何许花神来献瑞。
粲粲裳衣。
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
不耐世间风与日。
着意遮围。
莫放春光造次归。
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
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
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缁衣之席兮,敝予又改作兮。
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溪面荷香粲粲,林端远岫青青。
楚天秋色太多情。
云卷烟收风定。
夜静冰娥欲上,梦回醉眼初醒。
玉瓶未耻有新声。
一曲请君来听。
韦粲(496年~549年),字长蒨,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出身京兆韦氏。南朝梁大臣,车骑将军韦睿的孙子,北徐州刺史韦放的儿子。 [1] 好学仗义,容貌俊伟。投靠晋安王萧纲,历任中兵参军、太子步兵校尉、东宫领直、荆州谘议参军、太子左卫率,袭爵永昌县侯。领宫廷禁军,与皇太子萧纲(简文帝)亲密,身份显贵 [14] 。大同十一年(545年)征通直散骑常侍,未拜,出为持节、都督衡州诸军事、安远将军。太清二年(548年)任散骑常侍。 太清三年,参与平定侯景之乱,兵败被乱贼所杀,时年五十四。梁简文帝流涕曰:“社稷所寄,惟在韦公,如何不幸,先死行阵!”追赠韦粲为护军将军,谥号忠贞。 [2]
读音
“韦粲”的读音为:Wéi Càn,音调为:阳平,去声
多音字
名字中无多音字
与“韦粲”字音相似的名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晚行遇月)沉浮多端,先苦后甜,宽宏扬名,富贵繁荣。
次吉祥运(表示多少有些障碍,但能获得吉运)
先苦后甜,大都晚年幸福。
诗曰:先苦后甘有苦思,难关度过福人扶,晚年幸福兼余庆,合如甘蔗好尾甘。
先苦后甜,气宏扬堍数。(半吉)
基业:官禄,文昌,学士,技艺,灾厄,伤残。
家庭:亲情少,兄弟离,须互相信任。
健康:伤残,刑罚,外伤,三才善者可望平安。
含义:浮沉多端,祸福无常,所得福分,必经大失败大患难后方能显著,家破产亡后方得富贵荣华,大都蔗根生甜。晚年享受安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