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谢姓,发源于河南,谢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十四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七二。
姓氏来源
1、是出自姜姓,为炎帝后裔申伯之后。关于谢姓的先祖来源,许多姓氏书都说它出自炎帝,是姜姓部落的后裔。
2、以国为氏。“周异姓国:……谢氏,姜姓,炎帝之裔。”
3、是出自任姓,为黄帝之后。据《左传》、《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所载,相传黄帝有子二十五人,得十二姓,其中第七为任姓。黄帝赐子为姓,谢氏出于黄帝子族任姓。由此,谢姓另一部为黄帝后裔,得姓时间为夏王朝以后。
4、他姓该姓。谢偃的祖辈本姓直勒,《旧唐书·文苑传》说,他的祖父叫孝政,在北齐任散骑常侍,改姓谢。
5、少数民族谢姓:涪陵谢氏,居住在今四川彭水县一带的谢姓人祖先。
谢姓郡望堂号【堂号】
谢姓堂号有“陈留堂”、“会稽堂”、“东山堂”、“宝树堂”。此外,谢姓的主要堂号还有:“哲经堂”、“哲经堂”、“存著堂”、“敬业堂”、“阁老堂”、“起风堂”、“乌衣堂”、“宣城堂”、“威怀堂”、“安晋堂”、“永思堂”、“承仁堂”、“葆光堂”、“世德堂”、“承德堂”、“聚德堂”、“同德堂”、“新燕堂”、“奕要堂”、“陈留堂”、“式南堂”等。
【郡望】
1、陈留郡:秦代置郡,在今开封东南陈留城。历代均置。1957年并入开封县。又西汉陈留郡,治陈留县。北魏时治浚仪,隋唐为汴州陈留郡。治所在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县东南陈留镇)。
2、陈郡:秦置陈郡,西汉淮阳国,东汉陈国,献帝时改陈郡,均治陈县(今河南省淮阳)。隋唐为陈州淮阳郡。
3、下邳郡:①古县名。秦在今江苏省睢宁西北。金移睢宁西北古邳镇。明废。②古郡名。东汉置国,南朝宋改郡,治所在下邳(今江苏省睢宁西北)。治下邳,辖苏、皖北部各一部分。
4、会稽郡:秦置会稽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辖境包括有江南、浙江省大部及皖南一部。西汉更包有浙、闽全部。
5、冯翊郡:汉时置左冯翊,为“三辅”之一。三国魏时改为冯翊郡,治所在临晋,相当于现在陕西省大荔县一带地区。
【历史名人】
谢缵:魏朝时典农中郎将。陈国阳夏人(今河南省太康)迁居会稽山阴,生子衡,官为国子监祭酒,谢缵实为会稽东山一脉之始祖,其后人遂有会稽郡之称。
谢安: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人,东晋宰相、太傅,他与弟弟谢石和侄子谢玄通力合作,将号称拥有百万之众的苻坚大败于淝水,创造了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谢万:字万石,谢安的弟弟。
谢玄:字幼度(343-388),谢安兄谢奕之子。
谢尚:字仁祖,豫章太守谢鲲子,东晋太傅谢安从兄,陈郡阳夏人,东晋名臣,曾从后赵国夺得玉玺,政绩卓著。
谢衡:西晋末年,战乱频繁,申伯的三十六世孙谢衡率谢氏从中原迁居于浙江省会稽郡东山,为东山派始祖。
谢眺:陈郡阳夏人,南朝齐国诗人。
谢赫:南齐著名画家,著有《古画品录》,提出了中国绘画史上“六法”,成为后世画家、评论家、鉴赏家所遵循的法则。
谢翱:字皋羽,一字皋父,长溪(今属福建省福安)人,后徙居浦城(今属福建)。南宋爱国主义诗人和散文家。
谢迁:浙江省余姚人,明朝贤相,三朝元老。
谢丕:字以中,号汝湖。是明代著名大学士谢迁(谢阁老)的仲子。
谢灵运:陈郡阳夏人,南朝宋国著名诗人、画家、文学家,文学称“江左第一”。
谢枋得:字君直,号叠山,弋阳(今属江西省)人,南宋爱国诗人。
谢觉哉:原名维鋆,字焕南,笔名觉哉、飞飞、见心、马彬、敦夫等,湖南省宁化人,当代著名人物,政治家,人民司法的奠基者之一。
谢晋元:毕业于黄埔军校,淞沪会战时为掩护大部队撤退,率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后在租界孤军营中被害。
谢子长:陕西省安定(今子长县)人,与刘志丹开辟了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在1935年的反围剿战斗中牺牲。
谢婉莹:笔名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作家,福建省长乐人。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