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源自:姓氏来源 1、源于嬴姓,或出自皋陶之后颛顼帝高阳氏的后裔理征,或出自周朝道教创始人老子李耳,属于以官职名为氏。 2、源于他族改姓,属于以帝王赐姓为氏。 3、出自他姓 4、源于虎图腾说 5、源于老姓说
更多基本解释:曾 zēng
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曾祖父。曾孙。
古同“增”,增加。
竟,简直,还(hái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山、王屋何?”
姓。
曾
céng
尝,表示从前经历过:曾经。未曾。何曾。曾几何时。
古同“层”,重(chóng )。
笔画数:12;
部首:曰;
笔顺编号:432524312511
道是梨花不是。
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
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
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四溟杯渌醑,五岳髻青螺。
挥汗曾成雨,画地亦成河。
李曾,字号不详,赵郡柏仁县(今河北省隆尧县)人。北魏大臣,宣城文昭公李孝伯之父。 少年时期,学习郑氏《礼记》《左传》,三次拒绝出任冀州功曹。入为太学博士,出任赵郡太守,令行禁止,颇有政绩,得到明元帝嘉许。镇抚并州丁零,颇有政绩。病逝于任上,获赠平南将军、冀州刺史、柏仁县子,谥号为懿。
李曾,字后溪,缙云人,汉族,明朝医家。
李曾,遵义市红花岗区金鼎山镇黄钟村村委会职工。 [1]
读音
“李曾”的读音为:Lǐ Zēng,音调为:上声,阳平
多音字
曾
与“李曾”字音相似的名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岩头步马)进退维谷,艰难不堪,等待时机,一跃而起。
凶数运(表示逆境、沉浮、薄弱、病难、困难、多灾等)
进退失自由,内外不和。
诗曰:内外不和不自由,进退两难总是忧,难若亦灭艰难到,灾厄交加悲惨运。
风外不和的多祸失福数。(凶)
基业:将星,豪杰,灾厄,崩山,散财,破财。
家庭:六亲冷淡不相投,兄弟远离。
健康:刑罚,外伤,亡身,残伤,短命。
含义:进退失自由,内外不和,艰难不堪,损伤灾祸交至。大有家破灭亡的凶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