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源自:姓氏来源 1、源于嬴姓,或出自皋陶之后颛顼帝高阳氏的后裔理征,或出自周朝道教创始人老子李耳,属于以官职名为氏。 2、源于他族改姓,属于以帝王赐姓为氏。 3、出自他姓 4、源于虎图腾说 5、源于老姓说
更多基本解释:秋 (⑥鞦)
qiū
一年的第三季:秋季。秋景。秋水(喻人的眼睛,多指女子的)。秋波(喻美女的眼睛)。三秋(a.指秋收、秋耕、秋播;b.指三年)。秋高气爽。
庄稼成熟的时期:麦秋。
指一年:千秋万代。
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秋。
姓。
一种运动和游戏用具称“秋千”。
春
笔画数:9;
部首:禾;
笔顺编号:312344334
基本解释:
● 竹zhú ㄓㄨˊ ◎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竹子。竹叶。竹笋。竹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竹刻。 ◎ 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竹。 ◎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 姓。 英文翻译 bamboo; flute;
笔划顺序::
梁园秋竹古时烟,城外风悲欲暮天。
万乘旌旗何处在,平台宾客有谁怜。
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
隔窗爱竹无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钩。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李秋竹(1904-1936),福建省龙岩县(今龙岩市新罗区)东肖镇洋潭村人。 1931年参加革命斗争,曾任龙岩县洋潭乡苏维埃政府的工作人员,参加了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反“清剿”斗争、土地革命斗争和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游击战争。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受命在洋潭乡秘密坚持革命斗争,时任红军游击队接头户,参加了闽西苏区的三年游击战争。1936年在田洋村反“清剿”斗争中被敌抓捕杀害,壮烈牺牲。
女,现工作在长春市农业学校。高级讲师,中国昆虫学会会员,中国植保学会会员,英国剑桥IBC荣誉会员,她治学严谨,对学科建设,培养青年教师和专业人员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课教师,优秀班主任。
读音
“李秋竹”的读音为:Lǐ Qiū Zhú,音调为:上声,阴平,阳平
多音字
名字中无多音字
与“李秋竹”字音相似的名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两仪之数)两仪之数,混沌未开,进退保守,志望难达。
凶数运(表示逆境、沉浮、薄弱、病难、困难、多灾等)
未定的分离破灭数,混沌未定,为最大凶恶的暗示。
诗曰:混浊未定如萍动,乱离不安亦波浪,独立无力多灾难,变动病弱又短命。
一身孤节,属末定的分离破灭数。(大凶)
基业:劫财、破灭、灾危、破家、红艳、变迁、美貌。
家庭:亲情疏远、夫妻应相互理解、则免别离之苦。
健庭:凶弱、短亦有之,易患皮肤病外伤、矢折。
含义:混沌末定数。为最大凶恶的暗示,无独力之气力进退失自由、其内外生波澜因苦不安。摇动、病患遭难,甚至残废。如伴有其他好数者不致夭折,其人辛苦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