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源自:姓氏起源 1、十六国时,南匈奴铁弗部勃勃称大夏天王,自称赫赫连天,以赫连为氏。 2、西晋至东晋时,吐谷浑族有赫连氏。
更多基本解释:昌 chāng
兴盛:昌盛(shèng )。昌乐(l?)(兴盛康乐)。昌明(兴盛发达)。昌隆。
善,正当:昌言(美言,正当的话)。昌言无忌(直言无隐)。
古同“菖”,菖蒲。
古同“猖”,凶猛。
姓。
笔画数:8;
部首:日;
笔顺编号:25112511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
游人都上十三楼。
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
谁家水调唱歌头。
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昌猎关西纣猎东,纣怜崇虎弃非熊。
危邦自谓多麟凤,肯把王纲取钓翁。
龙昌寺底开山路,巴子台前种柳林。
官职家乡都忘却,谁人会得使君心。
赫连昌(?-434年),一名赫连折,字还国,朔方郡朔方县(今陕西省靖边县)人,十六国时期胡夏第二位皇帝,夏武烈帝赫连勃勃第三子 [1] 。 身材魁岸,容颜俊美,初封太原郡公。真兴六年(424年),平定雍州牧赫连璝之乱,册立为太子。真兴七年(425年),正式即位,年号承光。承光二年(426年),受到北魏攻击,失守长安。承光三年(427年),丧失统万城,逃往上邽。承光四年(428年),参加上邽会战,马失前蹄,兵败受擒。 延和三年(434年),西逃途中,遭到杀害。其弟赫连定继位。
读音
“赫连昌”的读音为:He Lian Chāng,音调为:去声,阳平,阴平
多音字
名字中无多音字
与“赫连昌”字音相似的名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晚行遇月)沉浮多端,先苦后甜,宽宏扬名,富贵繁荣。
次吉祥运(表示多少有些障碍,但能获得吉运)
先苦后甜,大都晚年幸福。
诗曰:先苦后甘有苦思,难关度过福人扶,晚年幸福兼余庆,合如甘蔗好尾甘。
先苦后甜,气宏扬堍数。(半吉)
基业:官禄,文昌,学士,技艺,灾厄,伤残。
家庭:亲情少,兄弟离,须互相信任。
健康:伤残,刑罚,外伤,三才善者可望平安。
含义:浮沉多端,祸福无常,所得福分,必经大失败大患难后方能显著,家破产亡后方得富贵荣华,大都蔗根生甜。晚年享受安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