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源自:姓氏来源 1、出自姜姓。相传炎帝神农氏生于姜水,以姜为姓。 2、以王父字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齐惠公的儿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后裔也为高氏,也为山东高氏。齐惠公的儿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后代也以高为姓。 3、出自他族或他姓改姓赐姓,少数民族姓氏改人高姓。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实行改革,推行汉化政策。其中....
更多基本解释:允 yǔn
答应,认可:允许。允诺。不允。
公平得当:允当。公允。
信,实:允恭克让(诚信,谦逊能够忍让)。
笔画数:4;
部首:儿;
笔顺编号:5435
时迈其邦,昊天其子之,实右序有周。
薄言震之,莫不震叠。
怀柔百神,及河乔岳,允王维后。
明昭有周,式序在位。
载戢干戈,载橐弓矢。
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
於皇时周!陟其高山,嶞山乔岳,允犹翕河。
敷天之下,裒时之对。
时周之命。
於皇武王!无竞维烈。
允文文王,克开厥后。
嗣武受之,胜殷遏刘,耆定尔功。
高允(390年~487年),字伯恭,渤海郡蓨县(今河北省景县)人。北魏时期宰相、政治家、文学家,丞相参军高韬之子。 少年丧父,大器早成,气度非凡。举孝廉出身,初为渤海郡功曹,迁冀州(杜超)从事中郎。神麚四年(431年),任中书博士,用心教导太子拓跋晃。迁中书侍郎,跟随司徒崔浩修撰《国记》,卷入“国史之狱”,得到太子拓跋晃奋力营救,坐罪免职。文明太后称制,累迁镇东将军、中书监,册封咸阳郡公。出为散骑常侍、征西将军、怀州刺史。历仕五朝, 备受尊礼。 太和十一年(487年),去世,享年九十八岁,追赠侍中、大将军、司空公、冀州刺史,谥号为文。 概念内图片来源: [1]
高允,韩国国会议员、正党代表金武星之子 [1] 。代表作有《犯罪心理》、《吹笛子的男人》等。
高允(533-567年), [1] 字孝绪,勃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北齐宗室大臣,仪同三司高珍之孙,上洛王高思宗之子。 十岁时,出继叔父太师高永乐,袭爵阳州县开国公。天保初年,加封修城郡王。起家员外郎,迁通直散骑常侍、武卫将军。先后治理定州和济州。入为宗正少卿、光禄少卿、司徒左长史。出任冠军将军、魏尹,迁大宗正卿、沧州刺史。 [2] 天统三年,去世,时年三十五岁,追赠使持节、卫大将军、兖州刺史、仪同三司、太常卿。
读音
“高允”的读音为:Gāo Yǔn,音调为:阴平,上声
多音字
名字中无多音字
与“高允”字音相似的名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非业) 非业非力,精神迫滞,灾害交至,遍偿痛苦。
凶数运(表示逆境、沉浮、薄弱、病难、困难、多灾等)
坐立不安,处世多难。
诗曰:坐立不安如萍动,病灾非业逢波浪,发疾短命祸根生,精神失意发狂异。
坐立不安处世多难数。(凶)
基业:将星,财帛,学士,文昌,技能,艺术,破厄,劫财。
家庭:六亲不相投,兄弟难相处,不宜心直口快。
健康:刑罚,外伤,病灾,伤残,天生五行为金者可望平安。
含义:穷迫,滞塞,逆境之数,缺乏坚定信念,灾祸交至,摇动为安,致陷于短命,病疾或尝尽痛苦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