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源自:姓氏起源 1、出自嬴姓,是黄帝后裔,以封地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和《孟子·滕文公》所载,夏时,黄帝之支庶封于葛,后世子孙以国为氏。 2、出自以部落名作姓氏。据《风俗通》所载,远古时有部落名葛天氏(今河南省长葛一带),其子孙后代称为葛姓。 3、出自洪姓改葛而来。据《姓氏考略》所载,汉时蒲庐,一作葛庐,乃洪曩....
更多基本解释:
● 礼(禮)lǐ ㄌㄧˇ ◎ 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婚礼。丧(sāng)礼。典礼。 ◎ 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礼教(jiào)。礼治。克己复礼。 ◎ 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礼让。礼遇。礼赞。礼尚往来。先礼后兵。 ◎ 表示庆贺、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礼物。礼金。献礼。 ◎ 古书名,《礼记》的简称。 ◎ 姓。
英文翻译 social custom; manners; courtesy
尊浮九酝,礼备三周。
陈诚菲奠,契福神猷。
多负悬弧礼,危时隐薜萝。
有心明俎豆,无力执干戈。
壮士难移节,贞松不改柯。
缨尘徒自满,欲濯待清波。
莲花峰下得佳名,云褐相兼上鹤翎。
须是古坛秋霁后,静焚香炷礼寒星。
噶礼(?-1714年),董鄂氏,满洲正红旗人。清朝初年大臣,开国五大臣何和礼四世孙。 [1] 噶礼起自荫生,授吏部主事,再迁郎中。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帝亲征噶尔丹,噶礼随行。为官勤敏,贪婪无厌,虐吏害民,多次被弹劾贪污,还是得到康熙帝的信任,历任内阁学士 [1] 、山西巡抚 [2] 、右副都御史、户部左侍郎 [3]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升任两江总督, [3] 因噶礼与张伯行互参案革职。 [4]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噶礼母亲叩阍,控诉噶礼、弟弟色勒奇、儿子干都等在食物下毒,图谋弑母;其妻以养子干泰,纠众毁屋。经刑部审问属实,拟处噶礼凌迟极刑、其妻绞刑、色勒奇和干斩首、干泰发黑龙江,家产籍没入官。康熙帝勒令噶礼自尽,妻子从死,余如部议。 [5]
读音
“葛礼”的读音为:Gé Lǐ,音调为:阳平,上声
多音字
名字中无多音字
与“葛礼”字音相似的名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四象之数)四象之数,待于生发,万事慎重,不具营谋。
凶数运(表示逆境、沉浮、薄弱、病难、困难、多灾等)
孤独运(妻凌夫或夫克妻)
万事休止数,不足不全如同画饼充饥。
诗曰:溯体凶变不具整,残废病难兼夭折,破家亡身招灾祸,苦苦之中有孝人。
凶变,身遭凶变的万事休止符。(凶)
基业:美貌、香艳、破家、灾危、劫财;损家业。
家庭:六亲缘薄、兄弟如同画饼,热心相助者少。应看开一些。
健康:衰弱,外伤,皮肤病,夭折病死,发狂病。
含义:属破坏的凶就数,不足不全的灭亡之数。进退不自由,独立乏能力。大多辛苦困难,或者与其他凶运配合而致发狂病死,夭折。或者放浪,破灭,逆难终成废人。但孝子、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