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源自:姓氏来源 1、黄帝时期已有杜姓。在《世本》中有“杜康作酒”的记载,并注为“黄帝时人”。 2、唐尧的后裔名为唐杜氏,直至周成王时并入周室的领域。唐杜氏的后裔从此被改封为杜。后来,杜国灭,杜姓子孙出奔,杜姓自此问世。 3、鲜卑族原有三字姓独孤浑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今属河南)后,改为杜氏。 4、杜氏于宋、元时期....
更多基本解释:亚 (亞)
yà
较差:他的体力不亚于你。
次一等:亚军。亚圣。
原子价较低的,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一个氢原子或氧原子的:硫酸亚铁。
指“亚细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简称“亚洲”):东亚。
笔画数:6;
部首:二;
笔顺编号:122431
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罢亚肥。
更被鹭鹚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
亚夫营畔柳濛濛,隋主堤边四路通。
攀折赠君还有意,翠眉轻嫩怕春风。
不假施朱,鹤翎初试轻红亚。
为栽堂下。
更咏樵人画。
绿叶青枝,辨认诗亏价。
休催也。
忍寒郊野。
留待东坡马。
杜亚(725-798),字次公,自称是京兆杜陵人。肃宗在灵武,上书论当世事,擢校书郎。杜鸿渐节度河西,奏署幕府。入朝,历吏部郎中。鸿渐为山南、剑南副元帅,亚与杨炎并为判官,再迁谏议大夫。 兴元初,入迁刑部侍郎,又拜淮南节度观察史。贞元五年(公元789年 ),罢归。宰相窦参惮其宿望,以检校吏部尚书留守东都。病风痹且废,尚建利以固宠,奏垦苑中为营田,可减度支岁禀。诏许之。又赂中官,求兼河南尹。帝渐知虚诞,使礼部尚书董晋代之,召杜亚还京师。杜亚风疾渐深,又患脚膝,不任朝谒。卒,年七十四,赠太子少傅,谥曰肃。
杜亚,毕节市金沙县黔北电厂职工。
读音
“杜亚”的读音为:Dù Yà,音调为:去声,去声
多音字
亚
与“杜亚”字音相似的名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晚苦) 祸福参半,先天智能,中年发达,晚景困苦。
凶数运(表示逆境、沉浮、薄弱、病难、困难、多灾等)
晚景凄凉,功德渐败。
诗曰:晚境凄伧相侵生,中年渐渐发达来,晚年困苦逢秋冷,难免守居得安然。
晚境凄凉的功德光荣数。(凶)
基业:将星、学士、技艺、破厄、劫财、突破。
家庭:亲缘少,兄弟疏,宜多联络。
健康:宜防呼吸病,负伤、遭难,先天五行为水土者,可望健全。
含义:福祸虽有参半,凶相较多一些,天生智能齐备,是以中年以前成功发达,乃至中年后,渐自衰退,陷于困苦、大悲惨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