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源自:姓氏起源 1、出自黄帝后裔。据《世本》、《古今姓氏书辨证》及《元和姓纂》等所载,黄帝七世孙有季连,为芈姓,其后裔有鬻熊者,乃周文王之师,曾孙熊绎以王父字为氏。 2、出自黄帝有熊氏之后。据《元和姓纂》所载,相传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居轩辕之丘,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又称有熊氏,其后有以地为氏者,称熊姓。 ....
更多基本解释:锐 (鋭)
ruì
锋利,尖,与“钝”相对:锐利。锐不可当。
感觉灵敏:敏锐。
勇往直前的气势:锐意进取。养精蓄锐。
精良:精锐。
骤,急剧:锐减,锐增。
钝
笔画数:12;
部首:钅;
笔顺编号:311154325135
满腹诗书,余事到、穰苴兵法。
新受了、乌公书币,著鞭垂发。
黄纸红旗喧道路,黑风青草空巢穴。
向幼安、宣子顶头行,方奇特。
溪峒事,听侬说。
龚遂外,无长策。
便献俘非勇,纳降非怯。
帐下健儿休尽锐,草间赤子俱求活。
到崆峒、快寄凯歌来,宽离别。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
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燕秦不两立,太子已为虞。
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趋。
穷年徇所欲,兵势且见屠。
微言激幽愤,怒目辞燕都。
朔风动易水,挥爵前长驱。
函首致宿怨,献田开版图。
炯然耀电光,掌握罔正夫。
造端何其锐,临事竟趑趄。
长虹吐白日,仓卒反受诛。
按剑赫凭怒,风雷助号呼。
慈父断子首,狂走无容躯。
夷城芟七族,台观皆焚污。
始期忧患弭,卒动灾祸枢。
秦皇本诈力,事与桓公殊。
奈何效曹子,实谓勇且愚。
世传故多谬,太史征无且。
熊锐(1894—1927),原名新寿,又名维新,号君锐,广东梅县城南白土乡(今梅江区三角镇新塘尾村)人,先后在日本东京大学、法国巴黎大学、德国佛莱堡大学等校就读。1922年先后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中共旅欧党组织。曾任中国国民党旅欧执行部政治委员、中国国民党驻德支部宣传委员、中山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副主任兼中山中学校长、国民革命军第三军政治部副主任兼黄埔军校政治教官、中共广东(两广)区委宣传委员会委员兼广州市政府市政指导员等职。1927年,在广州南石头监狱被秘密杀害。 [1-2] [4] 熊锐是中国近代革命烈士、中山大学筹建者之一,也是“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创建者之一,同时还是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改为旅欧中国少年共青团)第一次代表大会18名代表中唯一的广东人。后又加入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积极发展旅欧党团组织。 [5] 熊锐是历史上第一位牺牲的在册梅州籍中共党员,牺牲前最高职务为中共广东(两广)区委委员。 [6]
熊锐,男, 1967 年 5 月 10 日,湖北黄梅县人。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材料物理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主持和参与主要项目有“热电材料结构低维化与性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2007-2011)”;“纳米光催化材料及器件的制备与性能优化,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2009.1-2013.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放电等离子体烧结CaCu3Ti4O12陶瓷及其高介电性研究”(2012.1 -2015.12)。“新型Spinel轨道有序MgTi2O4和电荷有序LiRh2O4体系相变和输运性质的研究,自然科学基金(2009-2011)”,发表学术论文 60 余篇。课题组在读硕士、博士生 15人。 主要研究方向:双钙钛矿结构材料 的高介电性、电荷分布及电荷转移,基于Spin Transfer Torque效应的自旋纳米器件的原理、制备和性能, TiO2及其掺杂体系的光催化及稀磁特性;CrO2及其掺杂体系的磁性,关联电子系统中的轨道有序、电荷有序及自旋有序行为。 [1]
熊锐,男,任广东工业大学教授。
熊锐,男,汉族,团员,现任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傅家堰乡任火山村村主任助理。
读音
“熊锐”的读音为:Xióng Ruì,音调为:阳平,去声
多音字
名字中无多音字
与“熊锐”字音相似的名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退守) 退守保吉,发迹甚迟,虽有吉象,无谋难成。
次吉祥运(表示多少有些障碍,但能获得吉运)
守则平安,进则失败。
诗曰:守则可安无忧事,龌龊失意害自私,妄进大败因所谓,总是宜静不宜动。
守者可安,发迹甚迟数。(半吉)
基业:将星、学士、时禄、破厄、灾动、文昌。
家庭:可望圆满。
健康:安康,三才不善者有病患。
含义:虽有自然之吉相,无奈策划未成,若要做大事,便招失败痛苦,退过可保吉祥,进取必陷失意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