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源自:姓氏来源 1、出自子姓,为商汤的后裔,以谥好为氏。 2、出自姬姓,以国为氏。 3、殷氏改戴姓而来。 4、其他民族改姓而来。如满洲达尔充阿氏、戴佳氏,鄂温克族涂克冬氏改戴姓,另蒙、回、瑶、土家等民族均有此姓。
更多基本解释:胄 zhòu
盔,古代战士戴的帽子:甲胄(甲衣和头盔)。介胄(“介”,甲衣)。
帝王或贵族的子孙:贵胄。胄裔。胄子(古代帝王和贵族的长子,都要进入国学学习,后亦泛称国子学生)。
笔画数:9;
部首:月;
笔顺编号:251212511
荒憬尽怀忠,梯航已自通。
九攻虽不战,五月尚持戎。
遣戍征周牒,恢边重汉功。
选车命元宰,授律取文雄。
胄出天弧上,谋成帝幄中。
诏旂分夏物,专土锡唐弓。
帐宿伊川右,钲传晋苑东。
饔人藉蕡实,乐正理丝桐。
岐陌涵馀雨,离川照晚虹。
恭闻咏方叔,千载舞皇风。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戴胄(573-633年),字玄胤,谯郡谯县(安徽省亳州市)人。唐朝初期宰相,汲县令戴承伯之子。 初仕隋朝,明经入仕,起家吏部云骑尉,迁门下录事。反对郑王王世充篡位,出镇虎牢关。归顺秦王李世民,授士曹参军,迁兵部郎中、武昌县男。唐太宗即位后,迁大理少卿、太子左庶子。生性忠直,犯言直谏,迁尚书左丞。贞观三年(629年),代理吏部尚书,主持选官。转户部尚书、武昌郡公,参预朝政,位列宰相。 贞观七年(633年),病逝,时年六十一岁,追赠尚书右仆射、道国公,谥号为忠。 [1] 概述图片来源: [2]
读音
“戴胄”的读音为:Dài Zhòu,音调为:去声,去声
多音字
名字中无多音字
与“戴胄”字音相似的名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牡丹芙蓉)牡丹芙蓉,花开富贵,名利双收,定享天赋。
吉祥运(表示健全、幸福、名誉等)
名利双收,繁荣昌盛。无奈傲慢不逊,易酿成内外不和家庭反目,可能是常说的为富不仁。宜平和。
诗曰:名利双收富贵荣,修身养德防未然,傲慢不逊失人和,恐有家庭起风波。
名利双收的修行积德数。(大吉)
基业:将星,文昌,贩运艺,财库,财帛,破厄。
家庭:自立成家,衣食富足。
健康:可望长寿,安康,三才不良者无此数。
含义:名利双收,繁荣富贵的吉数,无奈骄漫不逊,致酿成内外不和,家庭反目,兄弟离于墙,表面装表堂皇,里面空虚,如果能修德慎行,切守和顺,自可防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