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源自:姓氏起源 1、出自妫姓。 2、出自子姓。 3、他族改为姚姓。
更多基本解释:苌 (萇)
cháng
〔苌楚〕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
姓。
笔画数:7;
部首:艹;
笔顺编号:1223154
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
隰有苌楚,猗傩其华,夭之沃沃。
乐子之无家。
隰有苌楚,猗傩其实,夭之沃沃。
乐子之无室。
爱。
中有一牛,磨角作斗状,云:湘潭里中有张其姓者,多力善斗,号张难敌。
一日,与人搏,偶败,忿赴河而死。
居三日,其家人来视之,浮水上,则牛耳。
自后,并水之山,往往有此石。
或得之,里中辄不利。
梦中异之,为作诗数百言,大抵皆取古之怨愤变化弃物等事,觉而忘其言。
后三日,赋词以识其异恨之极。
恨极销磨不得。
苌弘事,人道后来,其血三年化为碧。
郑人缓也泣。
吾父攻儒助墨。
十年梦,沈痛化余,秋柏之间既为实。
相思重相忆。
被怨结中肠,潜动精魄。
望夫江上岩岩立。
嗟一念中变,后期长绝。
君看启母愤所激。
又俄顷为石。
难敌。
最多力。
甚一忿沈渊,精气为物。
依然困斗磨角。
便影入山骨,至今雕琢。
寻思人世,只合化,梦中蝶。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姚苌(330年~393年),羌族,字景茂,南安郡赤亭县(今甘肃省陇西县)人,生于京兆郡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 [1] 。十六国时期后秦开国皇帝,景元帝姚弋仲第二十四子,并州刺史姚襄之弟。 寿光三年(357年),跟随姚襄抵抗前秦,兵败被俘,投降前秦。苻坚继位后,出任扬武将军,多次出战,屡建大功。淝水之战后,随同苻睿征讨慕容泓,战败逃亡。得到古羌和西州豪族的推戴,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万年秦王,建立后秦政权,年号白雀。联合西燕一起对抗前秦。白雀二年(385年),派兵围擒苻坚,缢杀于新平佛寺。白雀三年(386年),于新平大败西燕,收降尚书高盖,正式称帝,定都长安,提倡节俭,大兴儒学,广建学校,礼遇儒生。 [34-38] 建初八年(393年)十二月 [2] ,去世,享年六十四岁,谥号武昭,庙号太祖。
读音
“姚苌”的读音为:Yáo Cháng,音调为:阳平,阳平
多音字
名字中无多音字
与“姚苌”字音相似的名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七政之数)七政之数,精悍严谨,天赋之力,吉星照耀。
吉祥运(表示健全、幸福、名誉等)
刚情运(性刚固执、意气用事)
刚毅果断、勇往直前,精力充足,排除万难。只是应涵养量。
诗曰:刚毅果断除万难,独立权威志气安,内外和好兼柔性,温和养德耀吉星。
精悍,刚毅果断勇往直前的进取数。(吉)
基业:独立、官禄、进取、技术、刚硬。
家庭:缺乏同心力,内外不合,善涵养修身者事得家庭圆满。
健康:日月光明,心身健保,可望长寿。
含义:独立、单行、极感之象,过刚而缺乏同化力之意。如果顽刚弄权,易酿成内外不和,幸而天赋的精力充沛,具有调节事物的才能,能够粉碎硬敌,排除万难,若能涵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