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源自:姓氏来源 1、黄帝后裔,以国为姓,受姓始祖胡公满。 2、出于陈国公族后裔。 3、少数民族陈姓。 4、他姓该姓冒姓。
更多基本解释:
● 先xiān ㄒㄧㄢˉ ◎ 时间在前的,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先前。先期。原先。先驱。先河(中国古代帝王先祭黄河,后祭海,以河为海的本源,后称倡导在先的事物)。先觉(jué)。先见之明。先发制人。 ◎ 家族或民族的较早的一代或几代:先人。先世(祖先)。先民。 ◎ 对死去的人的尊称:先祖。先父。先哲(指已去世的有才德的思想家)。先烈。先贤。 ◎ 姓。 反义词 后 英文翻译 first, former, previous
基本解释:达 (達)
dá
通:四通八达。达德(通行天下的美德)。达人。达士(达人)。
通晓:洞达。练达。
遍,全面: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不计个人的得失)。
到:到达。抵达。通宵达旦。
实现:目的已达。
传出来:传(chuán )达。转(zhuǎn )达。
得到显要的地位:显达。达官贵人。
姓。
笔画数:6;
部首:辶;
笔顺编号:134454
养蚕先养桑,蚕老人亦衰。
苟无园中叶,安得机上丝。
妾家非豪门,官赋日相追。
鸣梭夜达晓,犹恐不及时。
但忧蚕与桑,敢问结发期。
东邻女新嫁,照镜弄蛾眉。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
远书珍重何曾达,旧事凄凉不可听。
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
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
陈先达,男,1930年12月30日生,江西鄱阳人 [1] ,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现任中央联系专家,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哲学组组长,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名誉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社科联顾问等职。曾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会长,国家社科基金哲学组组长,北京市哲学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主任。 [2-3] 陈先达教授专著《理论自信: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 [4] 《陈先达文集(14卷)》 [5] 《走向历史的深处》《处在夹缝中的哲学》《陈先达文集(6卷)》《陈先达自选集》《哲学心语》《回归生活》《信仰与探索》《陈先达哲学随笔丛书(4卷)》等10部;合著《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史》《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人的哲学》《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总览》《被肢解的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若干重大问题研究》等6部;主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程》《历史唯物主义新探》《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提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等5部;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 [3] 陈先达教授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3] ,曾获中宣部第七届、第八届、第十四届“五个一工程”奖(1999、2003、2017) [6] ,第一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07) [7] ,“最美教师”荣誉称号(2015) [8] ,第五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2016) [9] 。
陈先达,男,笔名顾北清歌寒雪 [1] ,内蒙古人 [2] ,内蒙古青年志愿者协会新媒体网络志愿服务专业委员会首批会员 [45] ,呼和浩特市摄影家协会会员 [1]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9958儿童紧急救助中心公益摄影师、中国摄影家协会&字节跳动公益感光计划公益摄影师 [45] ,原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3] ,中国青年报校媒供稿记者 [4] ,呼和浩特市青年火炬公益事业服务中心理事 [5] ,内蒙古晨报融媒记者 [38] ,就读于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2] 。
陈先达,曾任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1]
读音
“陈先达”的读音为:Chén Xiān Dá,音调为:阳平,阴平,阳平
多音字
名字中无多音字
与“陈先达”字音相似的名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云头望月)云头望月,身疲力尽,穷迫不伸,精神不定。
凶数运(表示逆境、沉浮、薄弱、病难、困难、多灾等)
精神不安,为世所弃。
诗曰:挽回乏力无善谋,精神不定如云黑,失节丧信无所至,受人评击却责难。
挽回乏力的身疲力尽数。(凶)
基业:将星、学士、时禄、破厄、灾厄、文昌、劫财。
家庭:亲眷疏、兄弟不和,凡事谨慎则平安。
健康:外伤、病患,先天五行为金木者可望安全。
含义:穷迫不伸的逆境,精神不定,缺乏实行的能力,乏贞节,失信用,受攻击非难,为世所弃,成个废人,但身体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