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源自:姓氏来源 1、出自大禹贤士伯益后裔。 2、出自子姓,以国为氏。 3、出自少数民族改姓或被赐姓,得姓萧。 4、外姓改入。
更多基本解释:济 (濟)
jì
渡,过河:同舟共济。
对困苦的人加以帮助:济世。救济。赈济。周济。接济。
补益:无济于事。
济
(濟)
jǐ
〔济水〕古水名,源于今中国河南省,流经山东省入渤海。
(濟)
笔画数:9;
部首:氵;
笔顺编号:441413432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
深则厉,浅则揭。
有瀰济盈,有鷕雉鸣。
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
雍雍鸣雁,旭日始旦。
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
人涉卬否,卬须我友。
百里能将济猛宽,飞蝗不到邑人安。
至今闾里逢灾沴,犹祝当时卓长官。
柔弱好家风。
大道不脱空。
真个真个有,铅汞。
水火既济上下冲。
文武两交战,齐功。
萧济(500年-570年),字孝康,东海郡兰陵县(今山东兰陵)人,南梁、南陈大臣。 萧济初仕南梁,历任秘书郎、太子舍人等职,参与勘定侯景之乱因功获封松阳县侯,陈霸先以萧济为明威将军、征北长史。承圣二年(553年),即梁元帝年间,历任中书侍郎、通直散骑常侍、宣毅府长史、司徒左长史。南陈篡梁,历任侍中、太府卿、兰陵县令、阳羡县令、临津县令、临安县令、五兵尚书、司徒长史、度支尚书、羽林监、国子祭酒、金紫光禄大夫、安德宫卫尉(安德皇后沈妙容)、仁威将军、扬州长史,以祠部尚书、给事中致仕。 太建二年(570年),萧济辞世。
读音
“萧济”的读音为:Xiāo Jì,音调为:阴平,上声
多音字
济
与“萧济”字音相似的名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浪里行舟)历尽艰辛,四周障碍,万事龃龌,做事难成。
凶数运(表示逆境、沉浮、薄弱、病难、困难、多灾等)
缺乏实行的勇气,万事难行,最凶的运格。
诗曰:暮日凄凉事难成,进取心薄不安然,万事龌龊精力败,晚运惨至破家财。
初历尽困苦,四周障碍数。(凶)
基业:豪杰,文昌,时禄,文艺,红艳,灾祸,伤身
家庭:不可靠亲的福,残嘣。
健康:外伤,病难,维残,短命,三才善者可望安全。
含义:缺乏实行的勇气,缺乏进取的精神,损失,灾祸等,是祸不单行者。万事龆龃啮龃,财力不足,乃是最大的运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