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源自:姓氏来源 1、出自姬姓。周灵王的太子姬晋,因直言进谏,被废为庶民,迁居到琅琊(今山东省胶南一带),世代繁衍生息。 2、出自妫姓,为古帝王虞舜之后,居于北海、陈留一带,因出古君王后裔,世为王姓。 3、出自子姓,是成汤的后人。殷末,王子比干,为纣王的叔父,因劝谏纣王被杀,葬于汲郡,其子孙居其地以守陵墓。因源出王族....
更多基本解释:颛 (顓)
zhuān
愚昧:颛蒙(愚昧无知)。
善良:颛民(善良的百姓)。
〔颛顼〕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同“专”。
笔画数:15;
部首:页;
笔顺编号:252132522132534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王颛(1330年—1374年),高丽王朝第31任君主(1352年—1374年在位)。初名祺,1366年改名颛 [1] ,号怡斋、益堂,蒙古名伯颜帖木儿。父为高丽忠肃王王焘,母为恭元王后洪氏。他曾受封江陵大君,少年时代入质宗主国元朝10年,娶元宗室女宝塔失里(追赠鲁国大长公主,谥仁德王后)为妻。1351年冬,元朝扶植他取代忠定王王?而成为高丽国王。他在位时对内力图改革积弊,振兴高丽王朝;对外则利用元末农民起义爆发之机,于1356年铲除奇辙为首的亲元势力,摆脱元朝控制,并向北开拓大片疆域。然而高丽接连遭遇倭寇之患、红巾军东征和崔濡率元军奉德兴君入侵高丽等动乱,改革力不从心,国势日益衰落。1365年任用辛旽进行改革。1370年接受明朝册封为高丽国王。1371年杀辛旽。1374年被侍卫洪伦及宦官崔万生等弑杀,葬于玄陵。1385年明朝赐谥号“恭愍”,高丽加谥为“恭愍仁文义武勇智明烈敬孝大王”。他工于书画,有《天山大猎图》、《廉悌臣像》等作品传世。
读音
“王颛”的读音为:Wáng Zhuān,音调为:阳平,阴平
多音字
名字中无多音字
与“王颛”字音相似的名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云头望月)云头望月,身疲力尽,穷迫不伸,精神不定。
凶数运(表示逆境、沉浮、薄弱、病难、困难、多灾等)
精神不安,为世所弃。
诗曰:挽回乏力无善谋,精神不定如云黑,失节丧信无所至,受人评击却责难。
挽回乏力的身疲力尽数。(凶)
基业:将星、学士、时禄、破厄、灾厄、文昌、劫财。
家庭:亲眷疏、兄弟不和,凡事谨慎则平安。
健康:外伤、病患,先天五行为金木者可望安全。
含义:穷迫不伸的逆境,精神不定,缺乏实行的能力,乏贞节,失信用,受攻击非难,为世所弃,成个废人,但身体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