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源自:姓氏来源 1、出自姬姓。周灵王的太子姬晋,因直言进谏,被废为庶民,迁居到琅琊(今山东省胶南一带),世代繁衍生息。 2、出自妫姓,为古帝王虞舜之后,居于北海、陈留一带,因出古君王后裔,世为王姓。 3、出自子姓,是成汤的后人。殷末,王子比干,为纣王的叔父,因劝谏纣王被杀,葬于汲郡,其子孙居其地以守陵墓。因源出王族....
更多基本解释:篆 zhuàn
汉字的一种书体:大篆。小篆。篆体。篆书。
书写篆字:篆额。
印章多用篆文,故为官印的代称,又为对别人名字的敬称:篆刻。摄篆。次篆。台篆。
笔画数:15;
部首:竹;
笔顺编号:314314551353334
燕成双。
蝶成双。
飞去飞来杨柳旁。
问伊因底忙。
绿纱窗。
篆炉香。
午梦惊回书满床。
棋声春昼长。
千古铜台今莫问。
流水浮云,歌舞西陵近。
烟柳有情开不尽。
东风约定年年信。
天与麟符行乐分。
带缓球纹,雅宴催云鬓。
翠雾萦纡销篆印。
筝声恰度秋鸿阵。
雨馀天色渐寒渗。
海棠绽、胭脂如锦。
告你休看书,共我花前饮。
皓月穿帘未成寝。
篆香透、鸳衾双枕。
似恁天色时,你道是、好做甚。
王篆,字绍芳,夷陵州(今宜昌市)人,生于明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卒于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享年84岁。其父王良策,号柱山,教子甚严。王篆天资聪颖,青少年时期就有才名,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王篆乡试考中举人,随后,即出任江西吉水县知事。七年之后,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王篆参加会试又考中进士。不久升任两京都御史,晋位少宰,亦称吏部侍郎。是时,乡人称王篆为”王天官”。
读音
“王篆”的读音为:Wáng Zhuàn,音调为:阳平,去声
多音字
名字中无多音字
与“王篆”字音相似的名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岩头步马)进退维谷,艰难不堪,等待时机,一跃而起。
凶数运(表示逆境、沉浮、薄弱、病难、困难、多灾等)
进退失自由,内外不和。
诗曰:内外不和不自由,进退两难总是忧,难若亦灭艰难到,灾厄交加悲惨运。
风外不和的多祸失福数。(凶)
基业:将星,豪杰,灾厄,崩山,散财,破财。
家庭:六亲冷淡不相投,兄弟远离。
健康:刑罚,外伤,亡身,残伤,短命。
含义:进退失自由,内外不和,艰难不堪,损伤灾祸交至。大有家破灭亡的凶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