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源自:姓氏起源 1、源于官职,出自西周掌管军事大权的大臣程伯休父,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2、源于生姓,出自晋朝晋元帝司马睿,属于因故改姓为氏,或以官职称谓改姓为氏。该支司马氏出自晋元帝司马睿,原本姓生,后因职而改姓司马,其后代亦成为司马氏,世代相传至今。 3、源于改姓,出自姬姓许氏、郝氏改姓,属于因故改姓为氏。许穆....
更多基本解释:蕤 ruí
草木的花下垂的样子。
〔葳蕤〕草木茂盛的样子。
〔蕤宾〕a.中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第七律;b.农历五月的别称。
指下垂的缨类装饰物。
笔画数:15;
部首:艹;
笔顺编号:122135333431121
红英一树春来早,独占芳时。
我有心期。
把酒攀条惜绛蕤。
无端一夜狂风雨,暗落繁枝。
蝶怨莺悲。
满眼春愁说向谁。
寒雀满疏篱。
争抱寒柯看玉蕤。
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
蹋散芳英落酒卮。
痛饮又能诗。
坐客无毡醉不知。
花尽酒阑春到也,离离。
一点微酸已著枝。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司马蕤(?—301年),字景回,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文帝司马昭之孙,齐献王司马攸长子,晋武帝司马炎之侄,西晋宗室。出继叔父辽东王司马定国,封辽东王。太康四年(283年),改封东莱王。后历任步兵校尉、屯骑校尉。 永康二年(301年),司马蕤之弟齐王司马冏起兵讨伐篡位的赵王司马伦,司马蕤受到牵连被司马伦收捕治罪,适逢孙秀去世,司马蕤得以幸免。司马冏辅政后,任命他为散骑常侍、大将军、侍中等。 永宁元年(301年),司马蕤向司马冏请求开设府署,遭到司马冏拒绝,司马蕤怨恨司马冏,与左卫将军王舆谋划废黜司马冏,但因事情败露而被废为庶民。不久封为微阳侯。同年,上庸内史陈锺禀承司马冏旨意杀害司马蕤。永宁二年(302年),司马冏被杀,朝廷诛杀陈锺,恢复司马蕤爵位,按王礼改葬。
读音
“司马蕤”的读音为:Sī Mǎ Ruí,音调为:阴平,上声,阳平
多音字
名字中无多音字
与“司马蕤”字音相似的名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三才之数)三才之数,天地人和,大事大业,繁荣昌隆。
首领运(智慧仁勇、立上位、能领导众人)
吉祥运(表示健全、幸福、名誉等)
进取如意的增进繁荣数,成功发达之兆,名利双全。
诗曰:进取如意又富贵,知达明敏扬名威,名利寿福可安宁,前途光芒好鸿图。
吉祥,进取如意的增进繁荣数。(大吉)
基业:术、技艺、祖业、丰盛自立、建业官禄。
家庭:家内施惠,可得贤妻六亲和睦须戒自私。
健康:松柏林立,健康良好,可望长寿。
含义:阴阳抱合,万物确定形成之象,有吉祥、成功发达之兆。智达明敏,艺精工巧有首领之资,自然之福。名利双全能成大事业,荣进有望,福祉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