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源自:姓氏来源 1、出自妘姓,为颛顼帝之孙祝融氏之后裔。 2、出自他族或他姓加入。 (1)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实行汉化,将原鲜卑族复姓多罗氏、叱罗氏皆改为汉字单姓罗。 (2)唐代,西突厥(游牧于今新疆大部分和中亚部分地区的少数民族)可汗斛瑟罗归附长安,留居中国,其子孙以斛瑟罗为氏,后简为罗氏。 (3)赖氏....
更多基本解释:炳 bǐng
光明,显著:彪炳。炳蔚。炳映。炳焕。炳耀。
点,燃:炳烛。
笔画数:9;
部首:火;
笔顺编号:433412534
基本解释:文 wén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文锦。
刺画花纹:文身。
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文盲。以文害辞。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a.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b.错杂艳丽的色彩)。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文化。文物。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文质彬彬。
温和:文火。文静。文雅。
指非军事的: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文言。文白间杂。
专指社会科学:文科。
掩饰:文过饰非。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文不名。
姓。
白武
笔画数:4;
部首:文;
笔顺编号:4134
砥柱勒铭赋,本赞禹功勋。
试官亲处分,赞唐文。
秀文冥子里,銮驾幸并汾。
恰似郑州却,出曹门。
空山无鸟迹,何物如人意。
委曲结绳文,离披草书字。
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
不知栋里云,去作人间雨。
罗炳文(?-1933),福建省连江县透堡乡南街人。1931年秋参加革命斗争,历任透堡工农自卫队队员,闽东工农游击队第十三支队战士,参加了连罗(连江、罗源)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斗争和苏区的反“围剿”游击战争。1933年在罗源县反“围剿”作战中牺牲。
罗炳文(1955.8-)男,云南省祥云县人,白族。中专文化,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祥云县教育学会理事,大理州小语学会和思品学会会员,现任祥云县祥城镇城区一完小校长兼教办党支部副书记。自担任校长以来,他爱岗敬业,开拓进取,实验创新,团结同事,大胆改革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取得了管理效益、教师素质、教育教学质量、办学水平,社会效益,教师形象,学校声誉同步提高的整体实效。几年间学校先后 156次评为各类先进集体,并多次受到团中央、省、州、县各级政府的表彰奖励;1987年被省、州、县人民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2000年4月,分别被省师教委命名为“文明学校”和“育人环境”优级学校。本校教师先后368人次获得各种称号。1986年起,他先后撰写学校管理及教育教学科研论文五十多篇,均发表或获奖;主持了“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电化教育”等多项省、州级实验课题并取得显著成效。
罗炳文,男,汉族,甘肃文县人,1948年7月出生。197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甘肃成县师范学校毕业,中专学历。 1965年8月在甘肃省成县师范学校学习; 1968年9月任甘肃省文县贾昌小学教师、副校长; 1973年9月任甘肃省文县铁楼小学副校长;
读音
“罗炳文”的读音为:Luó Bǐng Wén,音调为:阳平,上声,阳平
多音字
名字中无多音字
与“罗炳文”字音相似的名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顺风通达)天赋幸运,四通八达,家道繁昌,富贵东来。
吉祥运(表示健全、幸福、名誉等)
利路亨通的坚强数,万事无障碍达目的,家道昌盛好运数。
诗曰:利路亨通万事成,和畅通达四海明,家运隆盛招富贵,万商云集得繁荣。
利路享通的坚强数。(大吉)
基业:君臣,将星,文昌,硕士,刚性,艺能,财库,进田。
家庭:父母多荫,子女多考,圆满幸福。三才不善者时有争执,宜守和平。
健康:安全,可望长寿,先天五行为大业。三才不善者有时患呼吸器官疾病。
含义:受长辈上级的援助,万事无障而达到目地,是天助的幸运,实现南望。家道繁昌,富贵好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