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姓发源于今山东历城,鲍叔牙的子孙在齐国世袭卿位,见于史册的有玄孙鲍牵(鲍庄子),还有鲍文子、鲍苏,并有裔孙鲍焦隐居于周的国都(今河南省洛阳)。
姓氏来源
1、出自姒姓,为春秋时夏禹裔孙敬叔之后,以邑(国)名为氏。
2、出自庖牺氏,即伏羲氏,其后有鲍姓。
3、出自他族中有鲍氏:
①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民族大融合时期,北魏代北地区少数民族俟力伐氏(一说为俟力氏)随北魏孝文帝南下,定居洛阳,与汉族融合,遂改姓“鲍”,称为鲍氏。另外,同时还有,代北的少数民族“鲍俎氏”也有改姓鲍的。
②清满洲八旗姓保佳氏、瓜尔佳氏等后均有改姓鲍者。
③景颇族金别氏,汉姓为鲍;佤族羊布拉氏(亦称尤斯拜氏),汉姓为鲍。
④内蒙古东部蒙古孛儿只斤氏后改为鲍姓。
⑤今满、蒙古、回等民族均有此姓。
鲍姓郡望堂号【堂号】
“清懿堂”,鲍姓主要堂号有:“清望堂”、“东海堂”、“亦政堂”、“上党堂”、“舞鹤堂”、“泰山堂”、“道腴堂”、“河南堂”、“夷白堂”、“敦睦堂”、“敦本堂”、“报本堂”、“世孝堂”、“伦叙堂”、“正始堂”、“五思堂”、“一本堂”、“著存堂”等。
【郡望】
1、上党郡:古郡名。韩始置。
2、河南郡:汉又有河南郡,即秦三川郡地,治雒阳(今河南省洛阳东北)。
3、泰山郡:西汉始置,治所在博(故城在今山东省泰安东南)。
【历史名人】
鲍宣:渤海高城(今河北省盐山东南)人,西汉大臣。
鲍永:上党屯留人,汉初大臣。
鲍昱:上党屯留人,东汉大臣。
鲍恢:扶风(今陕西省兴平)人,东汉官吏。
鲍信:泰山人,东汉末官吏。
鲍照:字明远,东海(今江苏省涟水)人,南朝宋文学家、诗人。
鲍靓:晋代道教徒。
鲍姑:名潜光(约309-363),上党(今山西省长治)人,晋代广东南海太守鲍靓之女,医家葛洪之妻。
鲍防:襄州襄阳(今湖北省襄樊)人,唐代大臣。
鲍超:字春亭,后改字春霆,四川省夔州(今奉节)人,行伍出身,清朝湘军将领。
鲍叔牙:春秋时齐国的大夫,以知人著称。
鲍敬言:晋朝思想家。
鲍慎由:处州龙泉(今属浙江省)人,北宋学者。
鲍象贤:明朝时歙人
鲍承先:明末清初应州(今山西省应县)人,初为明将,曾任参将。
鲍廷博:字以文,清朝安徽歙县人。
鲍先志:湖北省麻城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鲍琨:河北省保定人,环境保护特级工程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