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姓是台湾的第三十九大姓,但是在大陆未列入前一百大姓。远祖始于夏代。夏代有一个诸侯国名施国,位于今天湖北恩施一带,国亡后,施国公族后代,世代以施为姓。发展与演变。
姓氏来源
1、以国为氏。夏代诸侯国有「施氏」之国,在今湖北省恩施县,其後有「施」氏。
2、出自“子姓”,为「殷民七族」之一。据《左传》所载,周初,武王之弟康叔受封为卫侯,分到了「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樊氏等。施氏为制旗帜的工匠。
3、、出自“姬姓”,以王父字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鲁惠公之子字施父,其支孙以王父(祖父)之字为氏。
空
【历史名人】
施之常:春秋时鲁国人,为孔门弟子。
西施:春秋越国美女。生卒年不详。越国苎萝(今浙江诸暨县南)人。
施耐庵(1296~1371):名子安(一说名耳),又名肇瑞,字彦端,号耐庵。中国古代著名作家,元末明初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
施琅:字尊侯,号琢公,清晋江人,生卒年不详。初为明代郑芝龙部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