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远祖始于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武王之子瑕,受封于屈(今湖北秭归县),子孙后代遂以封地名“屈”为姓。
姓氏起源
1、夏代时有屈骜,曾经被夏王启讨伐。他是屈氏的祖先。
2、以封地命姓,出于芈姓,其始祖是春秋时楚国莫敖。春秋时,楚武王的儿子瑕,官至莫敖,位于令尹之下,楚武王封瑕于屈地(今湖北秭归),把屈作为瑕的食采之邑,故史称屈瑕,或莫敖瑕。屈瑕的后代以封地命姓,遂称屈氏。战国时,屈氏、景氏、昭氏成为楚国公族中有势力的大宗。
3、北魏孝文帝时,有代北复姓屈男氏、屈突氏改为屈姓。其后子孙亦称屈氏。
屈姓郡望堂号:
【堂号】
“三闾堂”、“汨罗堂”。
【郡望】
1、临海郡:三国时东吴太平二年(公元257年)将会稽郡部分置临海郡于章安,相当今浙江省东部沿海、象山港以南地区。
2、河南郡:汉高帝置,治所在今天河南省洛阳市一带。据《姓氏考略》载:屈氏望出临海河南。
【历史名人】
屈 原:名平,战国时楚国人。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大诗人。
屈大均:明末清初文学家。
屈突通:曾任隋朝左骑卫大将军。归唐后为李世民部将。
屈突盖:为屈突通之弟。曾任长安令。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