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源自:姓氏来源 1、源于嬴姓,或出自皋陶之后颛顼帝高阳氏的后裔理征,或出自周朝道教创始人老子李耳,属于以官职名为氏。 2、源于他族改姓,属于以帝王赐姓为氏。 3、出自他姓 4、源于虎图腾说 5、源于老姓说
更多基本解释:蟾 chán
〔蟾蜍〕两栖动物,皮上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形状像蛙。吃昆虫、蜗牛等,对农业有益。俗称“癞蛤蟆”、“疥蛤蟆”;古代称“蟾诸”。简称“蟾”,如“蟾酥”(色白,可入药)。“蟾宫”(月亮)。“蟾桂”。“蟾轮”(圆月)。“蟾辉”、“蟾光”、“蟾魄”(均指月光)。“蟾宫折桂”(旧喻科举考试登科)。
笔画数:19;
部首:虫;
笔顺编号:2512143513344111251
天。
休使圆蟾照客眠。
人何在,桂影自婵娟。
短长亭。
古今情。
楼外凉蟾一晕生。
雨馀秋更清。
暮云平。
暮山横。
几叶秋声和雁声。
行人不要听。
草下阴虫叶上霜,朱栏迢递压湖光。
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
李蟾(783-833年),字冠山,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唐朝宗室大臣,唐太祖李虎八世孙, [1] 淮安王李神通六世孙, [2] 右赞善大夫李千钧第二子。 元和六年,进士及第,授试秘书省正字,历任浙东观察(孟简)推官、咸阳县尉、浙西观察(窦易直)推官、殿中侍御史。推诚奉知,临事不苟,平定裨将王国清叛乱。唐穆宗即位后,跟随名臣李德裕,历任检校兵部郎中、御史中丞,官至比部侍郎。 [3] 唐文宗大和七年,去世,时年五十一,葬于河南县金谷乡张村。
读音
“李蟾”的读音为:Lǐ Chán,音调为:上声,阳平
多音字
名字中无多音字
与“李蟾”字音相似的名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非命) 骨肉分离,孤独悲愁,难得心安,做事不成。
凶数运(表示逆境、沉浮、薄弱、病难、困难、多灾等)
骨肉分离,一生多忧。
诗曰:骨肉分离难平安,浮沈破坏病又难,非业因苦无可靠,生涯孤独多悲哀。
骨肉分离,孤独悲恨数。(凶)
基业:将星,学士,技艺,厄,破财,劫煞。
家庭:一称多忧,妻子欠破。
健康:水厄,利罚,病患,外伤,三才善者可平安。
含义:此数为破坏,灭懑,沉滞的凶象,有意外灾祸袭来,或骨肉离散,或病患非命临身,人生逡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