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拼音找
刘铄
首页> 刘铄

刘铄

刘姓 起源

主要源自:姓氏来源 1、源出于祁姓。相传帝尧姓伊祁,他的子孙有一支以祁为姓,被封在刘国(河北唐县),后代称刘氏。 2、源出于杜姓。杜伯的孙子士会在晋国任士师,晋襄公死后,士会去秦国接公子雍回国继位,因晋国国内有变故而留在秦国,其后世取姓刘(即“留”之意)。 3、源出于姬姓。东周时期,周匡王封小儿子王季于刘邑(河南偃师县....

更多
刘铄名字解析
铄:

基本解释:铄 (鑠)

shuò

熔化金属: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消毁,消损:“秦先得齐宋,则韩氏铄”。

同“烁”。

笔画数:10;

部首:钅;

笔顺编号:3111535234

刘铄名字评分
三才评分:76
姓名总笔画数 10
姓名五行
姓名笔画 10
天格 16、土、大吉
地格 24、火、大吉
人格 38、金、半吉
总格 38、金、半吉
外格 0、水、
评语

(离散) 倾覆离散,骨肉分离,内外不和,虽劳无功。

凶数运(表示逆境、沉浮、薄弱、病难、困难、多灾等)

骨肉分离,内外不和,多病弱短命。

诗曰:倾覆离散家破财,内外不和无可靠,家散丧妻悲愁限,贫病交迫寿又短。

倾覆离散,虽劳无功数。(凶)

基业:豪杰、文昌、将星、劫禄、破财。

家庭:六亲无缘,夫妇分离,乏子息。

健康:外伤、废疾、先天五行为金者平安。

含义:内外不和,骨肉分离,逆境凶煞无限,倾家破产亡身的悲运数。故多病弱短命、妻子离愁。

名字【铄】出自于诗词

王师,遵养时晦。

时纯熙矣,是用大介。

我龙受之,蹻蹻王之造。

载用有嗣,实维尔公允师。

再思

暴殄犹来是片时,无人向此略迟疑。

流金石玉长润,败柳凋花松不知。

但保行藏天是证,莫矜纤巧鬼难欺。

近来更得穷经力,好事临行亦再思。

丹凤吟·宛转回肠离绪

宛转回肠离绪,懒倚危栏,愁登高阁。

相思何处,人在绣帏罗幕。

芳年艳齿,枉消虚过,会合丝轻,因缘蝉薄。

暗想飞云骤雨,雾隔烟遮,相去还是天角。

怅望不将梦到,素书谩说波浪恶。

纵有青青发,渐吴霜妆点,容易凋

欢期何晚,忽忽坐惊摇落。

顾影无言,清泪湿、但丝丝盈握。

染斑客袖,归日须问著。

刘铄相关名字
历史上的名人

刘铄(431年-453年9月17日),字休玄,小字乌羊,彭城郡彭城县(今江苏省铜山区)人,刘宋宗室大臣,宋文帝刘义隆第四子,宋孝武帝刘骏、宋明帝刘彧异母兄弟。 元嘉八年(431年),生于建康宫,封为南平王,在文帝朝历镇南豫州、豫州等地,并在元嘉北伐中立有战功,后入朝为抚军将军、领军将军,负责石头城防务。元嘉三十年(453年),刘铄支持元凶刘劭,与孝武帝刘骏相对抗,先后被授为中军将军、南兖州刺史、录尚书事等职。后因刘骏讨平叛乱,被迫投降,拜为司空,最终在当年七月被刘骏毒杀,时年二十三岁。追赠侍中、司徒,谥号穆王。 刘铄工书法,擅诗文,曾自创新题《三妇艳》,其三十余首《拟古诗》更被誉为“亚迹陆机”。有文集五卷行世。

刘铄字音分析

读音

“刘铄”的读音为:Liú Shuò,音调为:阳平,去声

多音字

名字中无多音字

与“刘铄”字音相似的名字

热门姓氏
热门名字
瞿颀 夔泉 宁志慧 刁春凌 贺星宇 冉子珊 卞胜祥 鲁怡丽 蒋金苹 鞠昱西 孟一潼 蒋艳兵 华凤海 池雨莲 丁欣还
常见偏旁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