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源自:姓氏来源 1、黄帝传承。《山海经》记载:韩流既是人名,也是其所在氏族的名称。韩流氏族是从昌意族中分化出来的,这个氏族便以韩为姓,第一批韩姓人由此产生。 2、以国为姓。韩国在春秋时期被晋国所灭。韩国亡国之后,国人便以韩为姓。 3、韩武子之后。韩国为晋国所灭以后,出了一位韩武子,其名万,字武子,他因侍奉晋献公立下....
更多基本解释:浚 jùn
疏通,挖深:疏浚。浚河。浚泥船。
深:浚哲(深沉而有智慧)。
掘取,榨取。
浚
xùn
ㄒㄩㄣˋ
〔浚县〕地名,在中国河南省。
笔画数:10;
部首:氵;
笔顺编号:4415434354
孑孑干旄,在浚之郊。
素丝纰之,良马四之。
彼姝者子,何以畀之?孑孑干旟,在浚之都。
素丝组之,良马五之。
彼姝者子,何以予之?孑孑干旌,在浚之城。
素丝祝之,良马六之。
彼姝者子,何以告之?。
今日潘怀县,同时陆浚仪。
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
天宇清霜净,公堂宿雾披。
晚酣留客舞,凫舄共差池。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韩浚(1893年4月15日—1989年9月7日),湖北黄冈新洲人(今属武汉市新洲区),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三队学习,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被派往苏联红军大学学习,回国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警卫团参谋长;大革命失败后,参加秋收起义(任副总指挥),后被捕脱党;抗战期间率部参加了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第二、三次长沙会战及雪峰山会战;1947年在莱芜战役中被俘,1961年被特赦释放;晚年任黄埔军校同学会顾问等职,撰写了大量文史资料,1989年在武汉辞世,享年96岁。 [1]
韩浚(生卒年不详),字晶宇,淄川县阿里庄(今周村韩家窝)人,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经魁,戊戌年(1598年)进士,先授嘉定知县,后擢广西道御史。后历任两浙巡盐使、江右巡按、河南道台、大理寺丞、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等。 [1]
读音
“韩浚”的读音为:Hán Jùn,音调为:阳平,去声
多音字
浚
与“韩浚”字音相似的名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石上栽花)石上栽花,难得有活,忧闷烦来,辛惨不绝。
凶数运(表示逆境、沉浮、薄弱、病难、困难、多灾等)
多难悲运,难望成功,大凶运的暗示。
诗曰:多难非运多障害,忧苦不和祸又来,横死刑场终惨绝,饿死定数是大凶。
多难悲运的难望成功数。(凶)
基业:文昌,技艺,凶灾,劫煞,时禄,灾祸
家庭:父母入过客,兄弟似残星,和睦相处,亦可无大过,
健康与含义:为大凶煞按示,悲惨不绝,不和损伤,忧闷频来,遂至倾家荡财,或患废疾,刑罚,短命横死孤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