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源自:姓氏来源 1、出自姒姓。相传帝尧时,鲧的妻子有莘氏女志因梦里吃了薏苡而生禹,故帝尧便赐禹以姒为姓。。 2、出自姒姓。鲁悼公因其为夏禹的后裔,给予采地为侯,称为夏侯(复姓),其后裔以夏为姓,称夏氏。 3、出自妫姓,以王父字为氏。 4、改赐姓或其他:台湾土著哈也湾氏改姓夏;少数民族中的夏姓:回族中的夏姓;土家族中....
更多基本解释:渌 lù
水清:渌水。渌波。
〔渌水〕水名,在中国湖南省。
古同“漉”,渗滤。
笔画数:11;
部首:氵;
笔顺编号:44151124134
繁弦奏渌水,长袖转回鸾。
一双俱应节,还似镜中看。
四溟杯渌醑,五岳髻青螺。
挥汗曾成雨,画地亦成河。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夏渌(1932-)著名古文字学家,原名王先智。早年曾参加进步学生运动,解放后考入中山大学从容庚、商承祚二先生学习古文字,后长期在武汉大学中文系任教,对武汉大学古文字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著作有《评康殷古文字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古文字演变趣谈》(文物出版社2009)、《文字学概论》(夏渌著,肖毅整理,线装书局,2009)等。 又,《评康殷文字学》一书中的作者简介: 原名王先智,1923年生于上海,原籍杭州。杭州一中的学生,抗战流亡到四川,毕业于四川教育学院中文系。参加过爱国学生运动和进步文艺工作,主编《诗激流》,出版过诗集《钟声》,曾在育才文学组任教,详见《中国新文学大系》和《中国文学家辞典》。 解放后任重庆《新华日报》编辑,高等学校政治课讲师五年,后考入中山大学古文字学专业副博士研究生,从容庚、商承祚两师学习古文字五年。1962年毕业分配到武汉大学,1983年晋升教授,参加过《汉语大字典》的编写工作十年。发表过几十篇专业论文,印行过《学习古文字散记》《随记》《琐记》等三个论文专集。
读音
“夏渌”的读音为:Xià Lù,音调为:去声,去声
多音字
名字中无多音字
与“夏渌”字音相似的名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石上金花)石上金花,内心劳苦,贯彻始终,定可昌隆。
次吉祥运(表示多少有些障碍,但能获得吉运)
本应享天赋的幸福,但缺乏进取的勇气,故称吉凶参半数。
诗曰:养神耐劳得安然,嫌力不足乏实行,片面幸福内麻烦,修身养德计事成。
没有实质的磨神耐劳数。(半吉)
基业:技艺,文昌,学士,破厄,劫禄。
家庭:时有争执,宜守平和。
健康:外伤,少些病患,三才善者安康。
含义:备有生成的吉运,自应享受富贵福禄,无奈内心勒苦甚多,缺乏实行贯彻的精神,进取的勇气稀少致陷失败,故称吉凶参半的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