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源自:姓氏起源 郑姓出自姬姓,发祥地为郑国,是黄帝的后裔。
更多基本解释:端 duān
正,不歪斜:端正(a.事物不歪斜;b.正派,正确;c.使端正)。端丽。端然。端庄。端秀。端静。端坐。
正派,正直:端方。端直。端重(zhòng )。品行不端。
事物的一头:端的(dū)(a.事情的经过,底细;b.的确,果然;c.究竟。均亦称“端底”)。端倪。端详。事端。争端。
用手很平正地拿:端盆。端碗。端茶。把问题端出来说清楚。
姓。
笔画数:14;
部首:立;
笔顺编号:41431252132522
玉树歌声泽国春,累累辎重忆亡陈。
垂衣端拱浑闲事,忍把江山乞与人。
素蘤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醯鸡伺晨驾蚊翼,毫端棘刺分畛域。
蛛丝结构聊荫息,蚁垤崔嵬不可陟。
郑端,字司直,清初名臣,一字德信。河北省枣强县大营镇东小营村人。顺治己亥(公元165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辛丑(公元1661年),改工部主事。康熙丁未(公元1667年),升员外郎,奉命视三楚芦政。戊申(公元1668年),升户部郎中;己酉(公元1669年),典豫章乡试,所取皆一时之名士;庚戌(公元1670年),升贵州提学佥事。不久,居父丧。癸丑(公元1673年),服缺大学士,荐补陕西神木道佥事。丁巳(公元1677年),以前任事撤回工部。居母丧,服缺壬戌(公元1682年)补浙江台州巡海道佥事,署粮道。乙丑(公元1685年),升陕西凉庄道,丁卯(公元1687年),升湖南按察使。戊辰(公元1688年),升安徽布政使。期间,康熙南巡,亲书“端清”二字赐之。己巳(公元1689年),升偏沅巡抚;庚午(公元1690年),调江宁巡抚。壬申(公元1692年)五月,逝于任上。 史载:郑端以文儒起家,正己直言,不事唯阿。政绩著于朝野,而尤以轻徭薄赋、慎行明罪、恤民隐、培元气为心。 著有《日知堂文集》6卷、《政学录》5卷、《朱子学归》23卷,《孙子汇征》4卷。
读音
“郑端”的读音为:Zhèng Duān,音调为:去声,阴平
多音字
名字中无多音字
与“郑端”字音相似的名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七政之数)七政之数,精悍严谨,天赋之力,吉星照耀。
吉祥运(表示健全、幸福、名誉等)
刚情运(性刚固执、意气用事)
刚毅果断、勇往直前,精力充足,排除万难。只是应涵养量。
诗曰:刚毅果断除万难,独立权威志气安,内外和好兼柔性,温和养德耀吉星。
精悍,刚毅果断勇往直前的进取数。(吉)
基业:独立、官禄、进取、技术、刚硬。
家庭:缺乏同心力,内外不合,善涵养修身者事得家庭圆满。
健康:日月光明,心身健保,可望长寿。
含义:独立、单行、极感之象,过刚而缺乏同化力之意。如果顽刚弄权,易酿成内外不和,幸而天赋的精力充沛,具有调节事物的才能,能够粉碎硬敌,排除万难,若能涵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