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源自:姓氏起源 1、以金天氏少昊为源起。 2、为少数民族改赵姓而来。 3、赵宋王朝赐姓。先后有李姓、穆姓、隆姓、宇文姓的历史人物,被赐姓赵。
更多基本解释:模 mó
法式,规范,标准:模范。模式。楷模。模型。模本。模压。
仿效:模仿(亦作“摹仿”)。模拟(亦作“摹拟”)。模写。
特指“模范”:劳模。英模。
模
mú
〔模样〕a.人的长相或装束打扮的样子;b.表示约略的时间、怎么办;c.描摹。
用压制或浇注的方法使材料成为一定形状的工具:模子。模板。模具。
笔画数:14;
部首:木;
笔顺编号:12341222511134
朗玉微瑕在,分明异璞瑜。
坚贞宁可杂,美恶自能殊。
待价知弥久,称忠定不诬。
光辉今见黜,毫发外呈符。
岂假良工指,堪为达士模。
他山傥磨琢,慕爱是洪炉。
休舞银貂小契丹。
满堂宾客尽关山。
从今袅袅盈盈处,谁复端端正正看。
模泪易,写愁难。
潇湘江上竹枝斑。
碧云日暮无书寄,寥落烟中一雁寒。
山耸方壶,潮通碧海,江东自昔名家。
玉真仙子,珰佩粲朝霞。
一种天香胜味,笑杨梅、不数枇杷。
难模写,牟尼妙质,光透紫丹砂。
咨嗟。
如此辈,不知何为,留滞天涯。
料甘心远引,无意纷华。
一任姚黄魏紫,供吟赏、银烛笼纱。
南游士,日餐千颗,不愿九霞车。
赵模(?—300年),蜀郡人,赵楠之兄,西夷校尉陈总主簿。元康元年,公元300年。益州刺史赵廞起义,击杀成都内史耿腾,并遣兵迎击西夷校尉陈总。赵模提议,急赴益州,助顺讨逆,陈总不从,且沿路走走停停。行至南安鱼涪津,遇赵廞军,赵模苦劝陈总,散财募军,若克州军,则益州可得,若不克,顺流而走,以可保命。陈总又不从。军溃,赵模着陈总服格战至死,陈总藏匿于草中,亦亡。
赵模,史阙其传,唐代翰林。
赵模(1107年—1138年9月16日),宋朝宗室,宋徽宗赵佶第十一子,母为明达皇后刘氏。 生于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十二月。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三月,赐名为赵模,并授封武胜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的官职,封为镇国公。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十二月,改封武胜、兴宁军节度使,进封为祁王。 经历靖康之变(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时二十岁。靖康之变后,与父亲宋徽宗、皇兄宋钦宗·赵桓等人一起被俘北上,七起北行,押往金国。 于天会六年(公元1128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与宋徽宗等人一起被迁徙到韩州(今辽宁省昌图县)。 最后于天会八年(公元1130年)七月十五日,与宋徽宗等人一起被迁徙到金国的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 天眷元年(公元1138年)八月十一日,赵模在五国城去世,时年三十一岁。
赵模(1771~1808后),字辛仲,号子范,又号怡园,赵秉渊长子。上海人。
读音
“赵模”的读音为:Zhào Mó,音调为:去声,阳平
多音字
模
与“赵模”字音相似的名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退守) 退守保吉,发迹甚迟,虽有吉象,无谋难成。
次吉祥运(表示多少有些障碍,但能获得吉运)
守则平安,进则失败。
诗曰:守则可安无忧事,龌龊失意害自私,妄进大败因所谓,总是宜静不宜动。
守者可安,发迹甚迟数。(半吉)
基业:将星、学士、时禄、破厄、灾动、文昌。
家庭:可望圆满。
健康:安康,三才不善者有病患。
含义:虽有自然之吉相,无奈策划未成,若要做大事,便招失败痛苦,退过可保吉祥,进取必陷失意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