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源自:姓氏来源 1、出自黄帝之后代挥。曾经是重要武器弓箭的发明者挥,其后有以张为姓氏的。是为河北张氏。 2、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又载,张氏世仕晋,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后,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随着三国迁都而迁移。是为....
更多基本解释:缉 (緝)
jī
把麻析成缕连接起来:缉麻。
搜捕,捉拿:缉访。缉私。缉捕。通缉。侦缉。
古同“辑”,收集。
缉
(緝)
qī
一种缝纫方法,一针对一针地缝:缉鞋口。缉边儿。
笔画数:12;
部首:纟;
笔顺编号:551251122111
维清缉熙,文王之典。
肇禋,迄用有成,维周之祯。
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
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
於缉熙!单厥心,肆其靖之。
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
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
维予小子,不聪敬止。
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
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
张缉(?—254年),字敬仲,冯翊高陵(今陕西西安市高陵区)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外戚,凉州刺史张既之子,魏少帝曹芳的岳父。 张缉以门荫入仕,初为温县县令,颇有才干,其父张既死后袭封西乡侯。诸葛亮北伐,上书中书令孙资,受命攻打蜀军。入为尚书郎,工作称职,得到魏明帝曹叡所赏识,迁东莞太守。屡次上陈击蜀破吴的方略,料得诸葛恪功高盖主,必死无疑,得到大将军司马师青睐。之后,其女张氏被立为少帝曹芳的皇后,张缉拜为光禄大夫。 嘉平六年(公元254年),因不满司马师专权,联合夏侯玄、李丰准备推翻司马师,事泄被赐死狱中。
读音
“张缉”的读音为:Zhāng Jī,音调为:阴平,阴平
多音字
缉
与“张缉”字音相似的名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离散) 倾覆离散,骨肉分离,内外不和,虽劳无功。
凶数运(表示逆境、沉浮、薄弱、病难、困难、多灾等)
骨肉分离,内外不和,多病弱短命。
诗曰:倾覆离散家破财,内外不和无可靠,家散丧妻悲愁限,贫病交迫寿又短。
倾覆离散,虽劳无功数。(凶)
基业:豪杰、文昌、将星、劫禄、破财。
家庭:六亲无缘,夫妇分离,乏子息。
健康:外伤、废疾、先天五行为金者平安。
含义:内外不和,骨肉分离,逆境凶煞无限,倾家破产亡身的悲运数。故多病弱短命、妻子离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