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源自:姓氏来源 1、以吴国号为姓,出自姬姓,是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 2、上古时已有吴姓。 (1)舜的后代有封在虞的,因“虞”与“吴”音相近,故舜后有吴姓。 (2)颛顼帝时有吴权,其后亦有吴氏。一是少康帝时有神箭手吴贺,其后有吴姓。 3、出自古帝颛顼时期吴权之后裔。 4、夏代国王少康时有吴贺,其后为吴氏。 5、少数....
更多基本解释:佩 pèi
挂,带:佩带。佩戴。佩剑。
古代系在衣带上的玉饰:玉佩。
心悦诚服:佩服。钦佩。敬佩。可佩。
笔画数:8;
部首:亻;
笔顺编号:32351252
基本解释:孚 fú
信用。
为人所信服:深孚众望。
笔画数:7;
部首:子;
笔顺编号:3443521
芄兰之支,童子佩觿。
虽则佩觿,能不我知。
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
虽则佩韘,能不我甲。
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下武维周,世有哲王。
三后在天,王配于京。
王配于京,世德作求。
永言配命,成王之孚。
成王之孚,下土之式。
永言孝思,孝思维则。
媚兹一人,应侯顺德。
永言孝思,昭哉嗣服。
昭兹来许,绳其祖武。
於万斯年,受天之祜。
受天之祜,四方来贺。
於万斯年,不遐有佐。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子兴视夜,明星有烂。
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
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吴佩孚(1874年4月22日—1939年12月4日),字子玉,山东蓬莱人。 [1] 民国时期直系军阀首领、中国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官至直鲁豫两湖巡阅使、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 吴佩孚早年先后又到开平武备学堂、保定陆军速成军校学习,毕业后到北洋督练所参谋处任职。辛亥革命时,在曹锟手下任第三师师长。曹吴在北洋军阀时期结成军事集团,史称直系军阀。1920年,吴、曹直系军阀与段祺瑞的皖系军阀之间爆发了直皖战争,曹吴得胜,入主北京。在京期间,吴佩孚主张召开国民大会,解决国内问题,遭到曹锟及其它军阀的反对,只得率师回顾洛阳。徐世昌任大总统时,任命吴佩孚为直鲁豫巡阅副使。1922年,吴佩孚反对梁士诒内阁将胶济铁路的权益出卖给日本,反对直系通缉的皖系政客,导致了直奉大战。最后将张作霖的奉系赶到了关外。这场战争使吴佩孚名声大振,成了直系的首要人物。1923年,曹锟当总统,吴佩孚升任直豫鲁巡阅使。但吴后来镇压工人运动,在北伐战争中失败逃到四川,后又回北平。 [2] 吴佩孚反日立场坚定、鲜明,九一八事变后,他多次参加反日活动。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特务机关想选择吴为傀儡,建立全国性政权,被吴严词拒绝。1939年12月,吴佩孚因牙疾经日本医生治疗后暴死。 [29]
读音
“吴佩孚”的读音为:Wú Pèi Fú,音调为:阳平,去声,阳平
多音字
名字中无多音字
与“吴佩孚”字音相似的名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两仪之数)两仪之数,混沌未开,进退保守,志望难达。
凶数运(表示逆境、沉浮、薄弱、病难、困难、多灾等)
未定的分离破灭数,混沌未定,为最大凶恶的暗示。
诗曰:混浊未定如萍动,乱离不安亦波浪,独立无力多灾难,变动病弱又短命。
一身孤节,属末定的分离破灭数。(大凶)
基业:劫财、破灭、灾危、破家、红艳、变迁、美貌。
家庭:亲情疏远、夫妻应相互理解、则免别离之苦。
健庭:凶弱、短亦有之,易患皮肤病外伤、矢折。
含义:混沌末定数。为最大凶恶的暗示,无独力之气力进退失自由、其内外生波澜因苦不安。摇动、病患遭难,甚至残废。如伴有其他好数者不致夭折,其人辛苦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