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查姓源自古代有个地方名读音如查,以这个地名形成的姓,就形成了查姓。
姓氏来源
1、出自姜氏,为炎帝的后裔,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齐国公族,以邑名为氏。
2、出自芈姓,以邑名为氏。春秋的时候,有楚国的公族大夫被封在查邑,他的后代便以查作为姓氏。
3、出自以封地名为氏。春秋时楚国有诸侯被分封于柤(今湖北省南漳西)。由于其封地的名称也写作查,他也被认为是查的封主。以后,他的后代也以封邑的名称为氏,称查姓。
4、出自古今的一些少数民族中也有查姓。如在清代满族中,居住在沈阳一带的人就有人以查为姓。另外在满洲八旗中,原以沙拉为姓的人后来也改姓查。至于其他民族,如当代的彝、傣、土家、哈尼、蒙古族等,也都有人以查为姓。
查姓郡望堂号【堂号】
查姓的主要堂号有“清容堂”、“海陵堂”、“齐郡堂”、“济阳堂”等。
【郡望】
1、齐郡:西汉初年将临淄郡改为齐郡,在今天的山东省临淄县一带。
2、海陵郡:周称海阳,汉初名海陵,西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置海陵县。东晋义熙七年(411年),升为海陵郡。隋文帝开皇元年,废郡称县。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称吴陵县,以县置吴州。扬吴设制置院。南唐升元六年(937年),升海陵县为泰州,泰州之名由此始。
3、济阳郡:汉济阳县在今河南兰考东北,西晋在此曾置济阳郡,南迁后废。济阳县在唐初并入冤句县。
【历史名人】
查升:清代书法家,字仲苇(1650-1707),号声山,浙江省海宁人。康熙进士,曾在朝廷任职。
查文徽:南唐休宁人。侍后主李煜,官至枢密副使。孙子查道,是宋真宗的龙图阁侍制。
查伊璜:明清之交查氏名人。
查士标:清代著名的书画家。安徽休宁人,长期居住在扬州,擅长画山水,与孙逸、汪云端、僧弘仁等书画家一起被称为“海阳四家”。
查慎行:清代诗人,名嗣琏(1650-1727),字夏重,浙江海宁人。
查光佛:名能,又字竞生,湖北省人。清光绪三十三年考入武昌文普通学堂。加入中国同盟会。
查夷平:又名镇湖,号埠西。江西省修水人。早年加入中华革命党。
查继佐:明、清两代之际浙江海宁人,字伊璜、敬修,号与斋,人称东山先生、朴园先生。明末举人,曾任南明鲁王政府兵部职方主事。
查玉升(1914-1998),安徽省六安县人,少将。
查国桢(1905-1980),湖北省蕲春县人,少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