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源自:姓氏来源 1、出自姜姓,是为避帝王名讳所改的姓氏。 2、出自他族改姓。据《魏书。官氏志》等所载,南北朝时后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汉化,将鲜卑族复姓贺兰氏、贺拔氏、贺狄氏、贺赖氏、贺敦氏皆改为汉字单姓贺氏。是为河南贺氏。
更多基本解释:振 zhèn
搬动,挥动:振动。振荡。振幅。振臂。振聋发聩(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奋起,兴起:振奋。振作。振兴(xīng )。振振有辞。
古同“赈”,救济。
古同“震”,威震。
笔画数:10;
部首:扌;
笔顺编号:1211311534
基本解释:
● 国(國)guó ㄍㄨㄛˊ ◎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国家。国土。国体(a.国家的性质;b.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a.国家的宝物;b.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国格。国魂。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是”)。 ◎ 特指中国的:国产。国货。国粹。国乐(yuè ㄩㄝˋ)。国药。 ◎ 姓。 笔顺编号:25112141
笔划顺序::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振鹭于飞,于彼西雍。
我客戾止,亦有斯容。
在彼无恶,在此无斁。
庶几夙夜,以永终誉。
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
黄鹤振玉羽,西飞帝王州。
凤无琅玕实,何以赠远游。
裴回相顾影,泪下汉江流。
贺振国(1919—1986),山西沁源县沁河镇人。从小家贫,十几岁当徒工。1937年5月参加革命,193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西抗敌决死一纵队政治指导员、团政治部宣教科长、政治教导员、党总支书记,太岳区行政干部学校政治教导员、党总支书记、学校主任兼党委书记,晋冀鲁豫边区太岳区工商管理总局秘书长、党总支书记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山西行政干部学校党委常委、教导处长,太原西山煤矿矿长,山西机器厂厂长,山西省机械工业局局长、党委书记,山西省工业厅农机局局长,山西省农机厅副厅长,中共华北局农业办公室处长、抗旱水利办公室主任,河北省邢台地区革委会副主任、核心小组副组长,张家口地委常委、行署副专员,国家第五机械工业部办公厅副主任等职。1986年4月1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7岁。 [1]
贺振国,中共长治市委派驻平顺县中五井乡西赛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 [2]
读音
“贺振国”的读音为:Hè Zhèn Guó,音调为:去声,去声,阳平
多音字
名字中无多音字
与“贺振国”字音相似的名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两仪之数)两仪之数,混沌未开,进退保守,志望难达。
凶数运(表示逆境、沉浮、薄弱、病难、困难、多灾等)
未定的分离破灭数,混沌未定,为最大凶恶的暗示。
诗曰:混浊未定如萍动,乱离不安亦波浪,独立无力多灾难,变动病弱又短命。
一身孤节,属末定的分离破灭数。(大凶)
基业:劫财、破灭、灾危、破家、红艳、变迁、美貌。
家庭:亲情疏远、夫妻应相互理解、则免别离之苦。
健庭:凶弱、短亦有之,易患皮肤病外伤、矢折。
含义:混沌末定数。为最大凶恶的暗示,无独力之气力进退失自由、其内外生波澜因苦不安。摇动、病患遭难,甚至残废。如伴有其他好数者不致夭折,其人辛苦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