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源自:姓氏来源 出自姬姓,周族始祖后稷的后代,以官名为氏。
更多基本解释:丕 pī
大:丕业。丕变。
笔画数:5;
部首:一;
笔顺编号:13241
草昧英雄起,讴歌历数归。
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
翼亮贞文德,丕承戢武威。
圣图天广大,宗祀日光辉。
陵寝盘空曲,熊罴守翠微。
再窥松柏路,还见五云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苻丕(354年~386年),字永叙(一作永叔),祖籍略阳郡临渭县(今甘肃省秦安县)人,氐族。前秦第四位皇帝,宣昭帝苻坚庶长子。 [1-2] 苻丕宽厚仁义,聪慧好学,博览经史。三岁时册封长乐公,历任使持节、征东大将军、雍州刺史、尚书令,攻克东晋重镇襄阳,迁冀州牧。后镇邺城,百姓安康。建元十九年(383年),苻坚大败于淝水,苻丕再入关东,笼络民众,深得人心。建元二十一年(385年),击败晋将檀玄。后得知苻坚死讯,占据并州全境,即位称帝,大赦境内,年号太安,设置百官。发布讨伐姚苌、慕容垂的檄文,受到各郡县乡豪牧守的支持。 太安二年(386年),猜忌大司马苻纂,带兵南奔东垣,遭到东晋扬威将军冯该击杀,年仅三十三岁。苻登即位,追谥哀平皇帝。 [3]
读音
“符丕”的读音为:Fú Pī,音调为:阳平,阴平
多音字
名字中无多音字
与“符丕”字音相似的名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两仪之数)两仪之数,混沌未开,进退保守,志望难达。
凶数运(表示逆境、沉浮、薄弱、病难、困难、多灾等)
未定的分离破灭数,混沌未定,为最大凶恶的暗示。
诗曰:混浊未定如萍动,乱离不安亦波浪,独立无力多灾难,变动病弱又短命。
一身孤节,属末定的分离破灭数。(大凶)
基业:劫财、破灭、灾危、破家、红艳、变迁、美貌。
家庭:亲情疏远、夫妻应相互理解、则免别离之苦。
健庭:凶弱、短亦有之,易患皮肤病外伤、矢折。
含义:混沌末定数。为最大凶恶的暗示,无独力之气力进退失自由、其内外生波澜因苦不安。摇动、病患遭难,甚至残废。如伴有其他好数者不致夭折,其人辛苦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