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拼音找
高侃
首页> 高侃

高侃

高姓 起源

主要源自:姓氏来源 1、出自姜姓。相传炎帝神农氏生于姜水,以姜为姓。 2、以王父字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齐惠公的儿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后裔也为高氏,也为山东高氏。齐惠公的儿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后代也以高为姓。 3、出自他族或他姓改姓赐姓,少数民族姓氏改人高姓。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实行改革,推行汉化政策。其中....

更多
高侃名字解析
侃:

基本解释:侃 kǎn

〔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如“侃侃而谈”。

笔画数:8;

部首:亻;

笔顺编号:32251325

高侃名字评分
三才评分:76
姓名总笔画数 8
姓名五行
姓名笔画 8
天格 11、木、大吉
地格 9、水、凶
人格 18、金、大吉
总格 18、金、大吉
外格 0、水、
评语

(离散) 倾覆离散,骨肉分离,内外不和,虽劳无功。

凶数运(表示逆境、沉浮、薄弱、病难、困难、多灾等)

骨肉分离,内外不和,多病弱短命。

诗曰:倾覆离散家破财,内外不和无可靠,家散丧妻悲愁限,贫病交迫寿又短。

倾覆离散,虽劳无功数。(凶)

基业:豪杰、文昌、将星、劫禄、破财。

家庭:六亲无缘,夫妇分离,乏子息。

健康:外伤、废疾、先天五行为金者平安。

含义:内外不和,骨肉分离,逆境凶煞无限,倾家破产亡身的悲运数。故多病弱短命、妻子离愁。

名字【侃】出自于诗词
重有感

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

窦融表已来关右,陶军宜次石头。

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

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关雪涕收。

满江红·写怀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高侃相关名字
历史上的名人

高侃(生卒年不详),一作高偘,渤海郡蓨县(今河北省景县)人。唐朝名将。 高侃出身渤海高氏。永徽元年(650年),生擒突厥车鼻可汗,因功被封为卫将军。此后出任北庭安抚使。乾封元年(666年),跟随契苾何力讨伐高句丽。总章元年(668年),在平定高句丽后留任于安东都护府。同年,因功升任左监门卫大将军。咸亨元年(670年),任东州道行军总管,发兵讨伐叛乱的高句丽人。咸亨三年(672年)十二月,于白水山击败高句丽余部,并将增援的新罗兵击败。此后,高侃曾任陇右道持节大总管,获封平原郡开国公。之后事迹未再见于史书记载。高侃去世后,获赠左武卫大将军,谥号“威”,陪葬于乾陵。 高侃生平主要参与了北征突厥车鼻可汗及东征高句丽之战役,为稳定唐朝北部和东北部边疆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3] 

高侃(1878—1959),号仰之,别号畅通子、龙山樵隐、老朽物等,南溪县城人。清末秀才,有文才,性诙谐,清高自励,一生教书。曾任南溪“同善社”后期善长,兼川南数县同善社顶舵。

高侃,高干之子,袭爵泾县伯,谥:宣。

高侃字音分析

读音

“高侃”的读音为:Gāo Kǎn,音调为:阴平,上声

多音字

名字中无多音字

与“高侃”字音相似的名字

热门姓氏
热门名字
瞿颀 夔泉 宁志慧 刁春凌 贺星宇 冉子珊 卞胜祥 鲁怡丽 蒋金苹 鞠昱西 孟一潼 蒋艳兵 华凤海 池雨莲 丁欣还
常见偏旁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