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源自:姓氏起源 郑姓出自姬姓,发祥地为郑国,是黄帝的后裔。
更多基本解释:坂 bǎn
山坡,斜坡:坂上走丸(喻迅速)。
笔画数:7;
部首:土;
笔顺编号:1213354
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
黄头奚儿日向西,数骑弯弓敢驰突。
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
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
十月临皋暮。
客从予、黄泥之坂,凛然霜露。
相与行歌而言曰,月白风清如许。
念无酒、归谋诸妇。
妇曰斗酒藏之已久,可携为、赤壁之游否。
江水落,出洲渚。
登龙踞虎幽宫俯。
啸一声、山鸣谷应,寂寥四顾。
有鹤东来西去也,梦道士、揖予而语。
赤壁之游乐乎否,问其名、不答予惊悟。
开户视,不知处。
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
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
岸旁青草长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
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
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势吞月窟侵太白,气连赤坂通单于。
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
柏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马巷镇郑坂村,郑坂村委会:在镇南部。辖郑坂、小洲、山顶头3自然村。有9村民小组。九百多户,三千多人。属翔风里后莲保。1943年属马巷镇侯滨保。1950年属第五区后滨乡。1959年称后滨大队,属马巷公社,1961年析置巷南公社,1964年东坑公社,1969年属马巷公社。1984年改称郑坂村委会。属后滨乡。1987年属同安县马巷镇。1997年属同安区马巷镇。 2003年属翔安区马巷镇。 郑坂:在镇政府西南2.6公里。郑姓建居于平坦的坂地上。故名。有6村民小组。七百多户,二千五百多人。多郑姓。 山顶头:在镇政府西南2.3公里。村建于小山顶部,故名。有一百多户,三百多人。多陈姓。 小洲:在镇政府西南2.9公里。北面扩建房屋已与郑坂村相连。有近百户,二百多人。多郑姓。
读音
“郑坂”的读音为:Zhèng Bǎn,音调为:去声,上声
多音字
名字中无多音字
与“郑坂”字音相似的名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残菊经霜)残菊经霜,秋叶寂寞,无能无智,辛苦繁多。
凶数运(表示逆境、沉浮、薄弱、病难、困难、多灾等)
无用之辈、衰叹命运。
诗曰:沈沦逆境无智慧,徒衣徒食亦难然,老来不过难出世,一生非运叹人生。
沉沦逆境的秋叶落寞数。(凶)
基业:技艺、文昌、时禄、破厄、红艳、劫禄。
家庭:妻子不知心,亲情无助,宜开朗心胸。
健康:时遇伤残、病患、刑罚、短命,先天五行为土者安康自在。
含义:无能无智、仅取得衣食,真世上无有之辈。县易生意外之灾,辛苦繁多,沉沦逆境,哀叹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