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源自:姓氏来源 1、据《风俗通》载,余姓为“由余之后,世居歙州,为新安大族,望出下邳、吴兴”。 2、出自赤狄族,为隗姓之后。据《国语》载,“潞、洛、泉、余、满五姓,皆赤狄隗姓。” 3、系铁木复姓所改,为元太祖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后代,出自铁穆氏宰相之家。
更多基本解释:甸 diàn
古代指郊外的地方。
田野的出产物:“纳货贝于君,则曰纳甸于有司”。
治理。
甸
tián
古同“畋”,打猎。
甸
shèng
古同“乘”,古代划分田、里的名称。
笔画数:7;
部首:田;
笔顺编号:3525121
莫唱阳关,风流公子方终宴。
秦山禹甸。
缥缈真奇观。
北望平原,落日山衔半。
孤帆远。
我歌君乱。
一送西飞雁。
河转曙萧萧,鸦飞睥睨高。
帆长摽越甸,壁冷挂吴刀。
淡菜生寒日,鲕鱼潠白涛。
水花沾抹额,旗鼓夜迎潮。
秣马临荒甸,登高览旧都。
犹悲堕泪碣,尚想卧龙图。
城邑遥分楚,山川半入吴。
丘陵徒自出,贤圣几凋枯!野树苍烟断,津楼晚气孤。
谁知万里客,怀古正踌蹰。
余甸,字田生,初名祖训,字仲敏。福建福清人。顺治十二年(1655年)出生,南平籍人,移居福州南台钓龙台畔。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进士。巡抚张伯行开创鳌峰书院,延聘余甸前往主持。历官四川江津县,雍正二年闰四月任山东按察使,十一月被召回,敢于触怒年羹尧,“直声满天下”。官至顺天府丞。余甸的书法、文章皆冠绝一时,又喜欢收集砚台。雍正壬子十年,山东蒲台县知县朱成元送礼簿事发,被指称收银二千余两,与黄炳、博尔多同判绞监候,遂夺官。晚年字修吾,号芳初,曾因写对联出事下狱,不久病逝。著有《千卷楼集》。
读音
“余甸”的读音为:Yú Diàn,音调为:阳平,去声
多音字
名字中无多音字
与“余甸”字音相似的名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舟归平海)富贵荣华,身心安泰,雨露惠泽,万事亨通。
吉祥运(表示健全、幸福、名誉等)
富贵荣华,万事如意,最大吉数。
诗曰:富贵荣华得显宁,子孙繁茂福绵绵,一身平安兼益寿,福禄双全享千种。
富贵荣华的身心安数。(大吉)
基业:官禄,将星,文星,艺能,财库,田宅,商工。
家庭:子女多,顺川散敬爱,圆满之象。
含义:万物承惠露而发育状大之状,属不费心神,万事如意,荣显可传子孙的最大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