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源自:姓氏来源 1、出自黄帝之后代挥。曾经是重要武器弓箭的发明者挥,其后有以张为姓氏的。是为河北张氏。 2、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又载,张氏世仕晋,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后,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随着三国迁都而迁移。是为....
更多基本解释:辅 (輔)
fǔ
古代夹在车轮外旁的直木,每轮二木,用以增加车轮载重支力。
帮助,佐助:辅佐(协助,多指政治上)。辅弼。辅助。辅导。辅相(xiàng )。
古代指京城附近地区:畿辅。
人的颊骨:辅车相依(“车”,指牙床,喻互相依存)。
笔画数:11;
部首:车;
笔顺编号:15211251124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
五原人走马,昨夜到京师。
绣户新夫妇,河梁生别离。
陇花开不艳,羌笛静犹悲。
惆怅良哉辅,锵锵立凤池。
张辅(1375年-1449年9月1日 [1] ),字文弼。河南祥符(今河南省开封市)人。明朝初年重臣、名将,河间王张玉长子。 张辅早年随父参加靖难之役,累封新城侯。永乐四年(1406年),以右副将军随成国公朱能南征安南,旋即接任主帅,屡战告捷,于次年灭亡胡朝,改安南为交趾,设交趾布政司。战后因功受封英国公,予世券。自永乐七年(1409年)至永乐十三年(1415年),三次以总兵官讨平交趾叛乱。先后四至交趾,史称他“凡三擒伪王,威镇西南” [2] ,后世多以张辅不得世守交趾为恨。永乐二十年(1422年)至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间,参与明成祖朱棣的第三、第四、第五次北征。洪熙元年(1425年),改掌中军都督府事务,进位太师。次年,随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宣德四年(1429年),被解除兵权,加授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明英宗即位后,加号翊连佐理功臣。张辅历事四朝,连姻帝室,与“三杨”、蹇义、夏元吉等同心辅政,促成“仁宣之治”,并维持了正统初年的朝政清明。 正统十四年(1449年),张辅随英宗北征瓦剌,于土木之变中阵亡,年七十五。次年追封定兴郡王,谥号“忠烈”。《皇明经世文编》辑有《定兴忠烈王集》一卷 [3] 。 概述内图片来源: [4]
张辅(?-305年),字世伟,南阳西鄂人,东汉时著名天文学家、发明家张衡的后代,西晋官员,官至秦州刺史,封宜昌亭侯。 张辅到任后先杀天水太守封尚以立威名,又在秦州与当地官员产生分歧,而被陇西太守韩稚之子韩朴袭击而兵败,最终死于封尚旧将富整之手。
张辅,明正统年间人士,生卒年月不详,洪武时期彭城伯张麟后人,世袭彭城伯爵位。
张辅,男,汉族,律师,执业机构:贵州政睿律师事务所 [1] 。
张 辅 [1] ,湖南省新化县人,明洪武年间任宝庆卫百户。
读音
“张辅”的读音为:Zhāng Fǔ,音调为:阴平,上声
多音字
名字中无多音字
与“张辅”字音相似的名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大成之数)大成之数,蕴涵凶险,或成或败,难以把握。
凶数运(表示逆境、沉浮、薄弱、病难、困难、多灾等)
吉尽凶始,穷乏之数。有不测灾祸,实为人生最大恶运。
诗曰:与尽凶始入困途,窘迫病难失亲和,灾害短命无所止,生离死别却哀悲。
破舟进海,吉尽凶相,穷乏之数。(凶)
基业:官禄、图印、太极、怪杰、富翁、突破。
家庭:亲情不睦,口说长短者多,力持贤明者平安。
健康:女性成风流或与夫别离病弱,弱女皆晚婚。多积德可免短命。
含义:利去劫空,陷落穷迫、逆运、短命,悲痛或者幼小离亲而困苦,或者病弱,不遇,遭难废疾,贫困,灾难,孤独甚至刑罚。有不测遇凶祸,人格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