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源自:姓氏来源 1、出自姜姓,为姜太公的后裔。西周初年,太师吕尚(姜姓,吕氏,名望)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于齐,建齐国,都营丘(今山东淄博市东北旧临淄),号称齐太公,俗称姜太公。其子孙中后有以地为氏的,称为丘氏。史称丘姓正宗。 2、出自姒姓。夏帝少康时,封其小儿子曲烈于鄫(今河南省柘城县北),至周灵王时,为莒国所....
更多基本解释:浚 jùn
疏通,挖深:疏浚。浚河。浚泥船。
深:浚哲(深沉而有智慧)。
掘取,榨取。
浚
xùn
ㄒㄩㄣˋ
〔浚县〕地名,在中国河南省。
笔画数:10;
部首:氵;
笔顺编号:4415434354
孑孑干旄,在浚之郊。
素丝纰之,良马四之。
彼姝者子,何以畀之?孑孑干旟,在浚之都。
素丝组之,良马五之。
彼姝者子,何以予之?孑孑干旌,在浚之城。
素丝祝之,良马六之。
彼姝者子,何以告之?。
今日潘怀县,同时陆浚仪。
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
天宇清霜净,公堂宿雾披。
晚酣留客舞,凫舄共差池。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丘濬(1421年-1495年),字仲深,琼山人,明代中期著名的思想家 [1] 、史学家、政治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家 [2] ,被明孝宗御赐为“理学名臣” [3] ,被史学界誉为“有明一代文臣之宗” [4] 。 丘濬历事景泰、天顺、成化、弘治四朝,先后出任翰林院编修、侍讲学士、翰林院学士、国子监祭酒、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职,弘治七年升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 丘濬好学,过目成诵,史称“三教百家之言,无不涉猎”。 [4] 他做官后长期从事编纂工作,曾参与修《英宗实录》《宪宗实录》《续通鉴纲目》等书。他自称“仕宦不出国门,六转官阶,皆司文墨,莫试涖政临民之技” [5] 。他虽多年“皆司文墨”,但注意经世致用之学,“尤熟国家典故,以经济自负” [6-7] 。 丘濬在明朝宰辅中以“博极群书”著称,吴伯与《国朝内阁名臣事略》称他为“当代通儒”,举凡六经诸史、古今诗文、以至医卜老释之说,无不深究。 丘濬一生研究范围涉及政治、经济、哲学、文学、医学、戏剧等方面。他提出“劳动决定商品价值”的观点比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的“劳动价值论”要早180年。 [4] 《大学衍义补》是丘濬经济治国思想集大成者之作。 [8] 丘濬善为南曲,剧作《五伦全备记》当时颇有影响。其诗法度严谨,风格典雅。 弘治八年,丘濬在任上去世,终年七十六岁,追赠太傅,谥号“文庄”。 [8] (概述图片来源:清人摹《邱文庄公遗像》海口五公祠藏 [9] )
丘濬 (《诗话总龟》作丘瑃)字道源,黟(今安徽黟县)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进士,景祐间为句容县令,官至殿中丞。读《易》悟“损”、“益”二卦,能通数,知未来兴废,尝语家人曰:“吾寿终九九”,后果八十一卒于池州。著有《天乙遁甲赋》、《观时感事诗》各一卷,文集十五卷,已佚。《新安志》卷八、弘治《徽州府志》卷八均有传。
读音
“邱浚”的读音为:Qiū Jùn,音调为:阴平,去声
多音字
浚
与“邱浚”字音相似的名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万物回春)最吉之数,还本归元,吉祥重叠,富贵尊荣。
吉祥运(表示健全、幸福、名誉等)
还原复始之最大吉之数。好运之巅峰。
诗曰:还元复始重临福,九九八一还本元,八二之数与二灵,此诀玄理覆数传。
万物回春,还原复始的积极盛大数。(大吉)
基业:天福、天官、赐禄、财库、将星、技艺、文昌。
家庭:子女俱佳,兄弟圆满,家庭和睦。
健康:身心健全,可望长寿,三才不善者可能病患。
含义:最极之数,还本归元,属于体力旺盛,庆幸万多,吉祥重叠,富贵尊荣的大诱导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