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源自:姓氏来源 1、出自黄帝之后代挥。曾经是重要武器弓箭的发明者挥,其后有以张为姓氏的。是为河北张氏。 2、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又载,张氏世仕晋,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后,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随着三国迁都而迁移。是为....
更多基本解释:世 shì
一个时代,有时特指三十年:世代(a.很多年代;b.好几辈子)。世纪(指一百年)。流芳百世。
一辈一辈相传的:世袭。世家(a.封建社会中门第高,世代做官的人家;b.《史记》中诸侯的传记)。
人间,以与天上相区别:世上。世俗(a.流俗;b.非宗教的)。世故(a.处事待人圆滑,“故”读轻声;b.处世经验)。世态炎凉。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的总和;全地球、人间或宇宙;宇宙的一部分:世界。举世瞩目。公之于世。
姓。
笔画数:5;
部首:一;
笔顺编号:12215
基本解释:希 xī
少:希少(sh僶 )。希罕。希奇。希有。希世。
盼望:希望。希冀。希图(心里盘算达到某种目的)。希求(a.希望得到;b.希望和要求)。
笔画数:7;
部首:巾;
笔顺编号:3413252
坠叶如花欲满沟,破篱荒井一蝉幽。
亦知希骥无希者,作么令人强转头。
知音者诚希,念子不能别。
行行天未晓,携酒踏明月。
今古难堤是小人,苟希荣宠任相亲。
陈谋不信怀忧惧,反间须防却害身。
张世希(1903-1990),别字适兮,生於安徽桐城,周岁时迁居江蘇江宁。 1924年春到广州,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四队学习,毕业後任军校入伍生队区队附,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排、连、营长。参加两次东征和北伐。 1928年起任中央军校武汉分校教导第一团团长,後所部改编为第十四师第七十九团,调任教导第一师第一团团长,嗣所部改编为国民政府警卫军第一师第一团,旋又改编为第八十七师五一七团,仍任团长,参加一二八淞沪抗战娄塘一役若不是517团奋勇死战,一旦日军趋葛隆,陷钱门,直下铁路,第5军和第十九路军的退路就全断了,那後果是不堪想像了。後调往古北口长城抗战,陞任第八十七师二五九旅旅长、副师长,第四师副师长,1934年入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二期,毕业後调任国民政府参谋本部少将高参。抗日战争爆发後,任中央军校步兵科少将科长、第二学生总队总队长,1939年任军政部第十四补充处处长。同年4月授陆军少将,後任新编第三十三师师长,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谋长。先後参加鄂北会战及浙赣抗战。 1946年起任徐州绥靖公署参谋长,陆军总司令部副参谋长,陆军总部郑州指挥所副主任。 1948年9月授陆军中将﹐当选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後任首都卫戍副总司令。第七绥靖区司令官,京沪杭警备副总司令。 1949年7月任福州绥靖公署副主任。同年9月撤到台湾,续任“国大代表”,1954年任“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委员。後移居美国﹐ 1990年10月9日在美国逝世。
读音
“张世希”的读音为:Zhāng Shì Xī,音调为:阴平,去声,阴平
多音字
名字中无多音字
与“张世希”字音相似的名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离散) 倾覆离散,骨肉分离,内外不和,虽劳无功。
凶数运(表示逆境、沉浮、薄弱、病难、困难、多灾等)
骨肉分离,内外不和,多病弱短命。
诗曰:倾覆离散家破财,内外不和无可靠,家散丧妻悲愁限,贫病交迫寿又短。
倾覆离散,虽劳无功数。(凶)
基业:豪杰、文昌、将星、劫禄、破财。
家庭:六亲无缘,夫妇分离,乏子息。
健康:外伤、废疾、先天五行为金者平安。
含义:内外不和,骨肉分离,逆境凶煞无限,倾家破产亡身的悲运数。故多病弱短命、妻子离愁。